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許昌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許昌

鈞窯日用瓷要重塑精潤——張守智談鈞窯日用瓷

2013/9/13 16:27:50 點擊數: 【字體:


    龍年年末,我前往北京,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守智為我的拙作《中國鈞窯茶具藝術》作序,以求為中國鈞瓷史上第一部茶具專著畫龍點睛。

  張守智老師是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首席專家,也是全國日用陶瓷界的權威,為陶瓷著述做序想來嚴謹。張老告訴我:“明天上午9時以前你來我家,我希望看一下書稿內容。”按照約定時間,我們準時來到張老的家里。由于此前與張老數次見面,加上我參加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與設計研修班時張老是我的任課老師,所以沒有更多的寒暄,我們直接從《中國鈞窯茶具藝術》書稿談起。

  鈞窯日用瓷要回歸精細、瑩潤

  張老一邊翻看書稿,一邊聽我介紹近年來禹州鈞瓷茶具的發展情況。隨后,我將一套由鈞音坊生產、手工制作的仿宋釉茶具送給張老,并請他指出還有哪些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

  張老仔細審視,還翻過來看了底足,然后說:“這把壺工藝精良,釉色純正,口蓋沒有打磨,絲絲入扣,幾乎沒有空隙,可以看出鈞壺工藝已經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就鈞瓷生產的現狀來說,小窯口達到這樣的水平,說明鈞窯日用瓷發展很快,這是鈞瓷產業化和藝術化結合的必然結果。”張老對近幾年鈞瓷茶具的發展情況予以充分肯定,認為鈞瓷茶具在工藝上已可與其他品種的茶具比美,加上鈞瓷窯變的五彩釉色,使它成為全國陶瓷茶具的主流品種之一。

  張老說:“說到不足,還是在胎和釉上。胎應該再薄一些,釉應該再厚一些,工藝再精細一些。陶瓷茶具大件很少,一定要突出精、巧、潤的特點,既要有很強的實用功能,又具有強烈的藝術美感。以前,一提到鈞瓷,人們想到的都是粗獷、笨重,這只是元代鈞瓷的特征。宋代的鈞瓷有很厚的胎嗎?有很笨重的器型嗎?早期的鈞瓷是非常精細的,看一下神垕劉家門(劉莊)窯的發掘報告吧,北宋時期的鈞瓷無論是日用瓷器還是陳設瓷器,崇尚的都是完美、精益求精,滿釉、支釘燒很常見,胎體也是精巧的,可以說追求精美表現在宋鈞的各個方面。北宋以后的金元時期,鈞瓷制作日漸粗獷,尤其是元代鈞瓷,幾乎成了粗厚的代名詞。在這一點上,龍泉青瓷與鈞瓷恰恰相反。宋代龍泉青瓷為厚胎厚釉,釉色多是黃綠色、灰青色、褐黃色。南宋時期,在北方諸窯發展停滯或荒廢的情況下,龍泉窯迅速發展,一方面承襲了白胎的青瓷技術,另一方面改進和創造了粉青、梅子青等光澤柔和、翠玉效果很強的著名青釉,同時制成了龍泉仿官窯黑胎青釉產品。其黑胎青釉的許多小型產品常常制成薄胎厚釉,有時燒成后瓷胎厚度比釉還薄,甚至薄到1毫米左右,深沉的色調給人更加肥厚的感覺。這樣燒制的茶具,一個杯子賣幾百元,一把壺賣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市場表現很好呀!我說的這些作品的制作者不是什么‘國大師’,有些連‘省大師’都不是,就是普通的青瓷藝人。他們代表的不是最高水平,而是龍泉青瓷的整體水平,這一點很值得鈞窯人借鑒。”

  張老繼續說:“我說的這些話,主要針對鈞窯日用瓷,不管是茶具還是餐具,都需要精巧、簡約、典雅。你們要認真研究一下過去,研究一下歷史,宋代鈞瓷的精髓是什么?需要傳承的本質是什么?宋代鈞瓷的薄胎工藝、素燒工藝、滿釉支燒工藝、多次施釉工藝都要納入你們的研究范疇。法古創新是鈞窯的傳統,你們在藝術瓷上很有成績,在日用瓷上一定也會有新的創造;要通過工藝和技術的進步,使鈞瓷通過窯變成為自然天成的人造翠玉、人造寶石,賦予作品更高的藝術價值。我們的大師是業界的精英,要注重日用瓷實用性與藝術化的有機結合。大師要走高端路線,要賣作品,不要賣原料,要塑造鈞窯日用瓷高端品牌的形象。”

  銅藍釉是對鈞釉的一次創新

  與我一同拜見張老的還有天地人鈞瓷坊的王發亮,他帶了一件柴燒爐鈞請張老鑒賞。張老看后說:“釉色是鈞瓷的一大優勢,尤其是窯變釉,其他瓷種無法與鈞瓷相比。你們看這件作品的釉色多么豐富,用五彩滲化已經不能形容它了,那就用七彩紛呈吧!爐鈞釉本質上還是一種花釉。說起花釉,唐鈞或者唐代花瓷就是一種花釉,只是施釉手法不同。爐鈞釉創燒于清雍正年間,盛行于雍正、乾隆兩朝,因在低溫爐內燒成,仿宋鈞釉而得名。《南窯筆記》中說:‘爐鈞一種,乃爐中所燒,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點次之。’爐鈞釉厚而不透明,釉面開有細小紋片,其結晶呈現多種顏色,深淺不一,紅、藍、紫、綠、月白等色融于一體。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長短不一的垂流條紋,有的彎曲,有的垂直,還有的似山嵐云氣與斑點交混在一起,布滿器身,如同五彩繽紛的孔雀尾羽一樣,整齊美麗。釉中的紅色紅而不艷,紅中泛紫,猶如剛成熟的高粱穗的顏色。藍釉則如水波狀,雍正年間的爐鈞釉基本上都保持了這一特征。”

  “清代仿鈞窯爐鈞釉有素爐鈞釉與渾爐鈞釉兩種。素爐鈞釉的面上有藍綠相間的麻點紋,在素坯上底噴以氧化銅著色的粉彩顏料,面噴以氧化鈷著色的粉彩顏料。渾爐鈞釉的面上有紅綠相間的麻點紋,其紅釉以膠體金著色,800℃左右燒成。清末民初,爐鈞釉在北方興起,經過近百年的發展,鈞窯爐鈞釉已經成熟,當代鈞窯爐鈞釉與景德鎮爐鈞釉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鈞窯爐鈞釉按照禹州鈞瓷的燒制工序低溫素燒,高溫釉燒,把爐鈞的亮點放在了色彩變化上,鸚哥綠、胭脂紅、玫瑰紫、梅子青、寶石藍等許多十分珍貴的釉色都在當代爐鈞釉上呈現出來,幾乎把以銅為主成色的窯變釉發揮到了極致。你們鈞窯人很了不起呀,不但繼承了傳統,而且創新發展了鈞釉,這一點,禹州的孔家鈞窯做得很好。在北京舉辦的一次展會上,孔家鈞窯的作品很出彩,展示的銅藍釉是以前沒有見過的,這很值得研究呀!從景德鎮爐鈞釉、北方鈞窯爐鈞釉到當代的鈞窯銅藍釉,是以銅為成色元素的鈞釉創新的主線。千百年來,人們都在關注以銅成色的紅釉,把銅紅釉作為鈞釉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對于以銅成色的青藍釉關注較少。事實上,原來的禹縣鈞瓷二廠就生產了不少銅藍釉產品,只是燒制過程不易掌握,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已。”

  鈞窯人要學會包裝自己

  看罷王發亮的爐鈞,張老又看了看器物的包裝盒,然后直截了當地說:“鈞窯人要學會包裝自己,推介作品。在這一方面你們已經落后于其他瓷區。秋季北京舉辦了一次展會,鈞窯的一位大師來參展,東西確實不錯,全部為手拉坯制作,窯變成色、意境也很好,但他把這樣的作品擺了一二十件,像地攤兒貨一樣擺在展臺上。你們禹州人參展大部分都是這種情況。今年(2012年)7月,在國展中心舉辦的全國輕工產品展覽會上也是如此,整個鈞瓷展區就是幾排長展桌,但真正出彩的不多。這種參展模式,與其他瓷區有很大的差距。我到一位大師的展位看后,立即讓他撤掉展桌,使用帶玻璃罩的展柜,而且從一二十件作品中挑出最好的四五件,展柜擺在入口最顯眼的地方,把窯變效果最突出的一面對著觀眾。這樣調整以后立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北京的一位藏家看中了其中一件作品,開始出價80萬元。大師問我:‘賣不賣?’我說:‘不賣。’藏家出價100萬元,我還說不賣。最后,這位藏家出到110萬元。我們鈞窯‘國大師’最好的作品一定要賣一個高價格,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鈞窯高端作品的聲譽。從這個事例看出,鈞窯人還沒有學會包裝自己。你們禹州有100多位國字號、省字號大師,大部分還在等客上門。最近幾年,雖然有的大師不斷地走出去,但只是一部分,大部分還是在埋頭做作品,對外邊了解甚少,對于如何包裝自己、包裝自己的作品缺乏基本的認識。你們要知道,賣產品和賣藝術品是兩個概念,經銷和營銷有很大的不同,藝術品營銷一定要把最好、最有魅力的一面呈現給觀眾,最好的藝術品一定是稀少的,一件難求。鈞窯作品是最美好的窯變藝術品,你們‘國大師’的作品一定要是純手工制作的,這樣的鈞瓷藝術品是藝術珍品;一定要走高端路線,高端作品要起到引導的作用、示范的作用。這件事情做好了,‘省大師’的作品做中端市場就好做了,加上鈞瓷藝人的低端市場,整個鈞瓷行業就形成了立體結構,鈞瓷的發展才能逐步有序,鈞瓷也就具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鈞瓷的明天才會大有希望。”(作者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作者:孫彥春【原標題:鈞窯日用瓷要重塑精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守智談鈞窯日用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許昌網 2013-2-19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鈞窯茶器 大美天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