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遠門
2014/5/8 10:39: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出門”在許昌方言中有兩個意思,一是出嫁,二是離家外出。如果離家時間長、去的地方遠,則叫出遠門。過去出門,特別是出遠門,可不像現在一樣拔腿就走,而是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出行的日期要提前定下來,舊時,很多家庭都有一本老黃歷,大事小事都得它做主,那些沒有“文化人”的家庭,只好向私塾先生之類的學究討教。老黃歷上寫得很清楚,哪天的哪個時辰適宜往哪個方向去。如果不想麻煩別人,就遵循“三六九往外走,七不出門、八不回家”的古訓。農歷逢三六九為什么宜出門,搞不清楚,逢七不出門卻有說辭。辦喪事時,亡者死后的第七天為“一七”,第二個七天為“二七”,直至“五七”,每隔七天都要祭拜亡者,逢七出門,辦喪事似的,不吉利,所以“七不出門”。“八”這個數字應該很吉利,和“發”諧音,逢八回家豈不是“發家”嗎?這多好。可人們偏偏解釋為:八和扒同音,逢八回家則意味著“扒家”。如果這樣認為,逢八當然不能回家。
定好出行的吉日后,親朋好友或家人要設宴送行,稱“送行酒”,要說些吉利的話,交代一些外出注意事項,但宴席氣氛不能過于莊重,否則就會搞得像生離死別一樣。出門時,要祭拜祖先或神靈,燒香磕頭,告知去向,以祈求神靈保佑。祭拜后應及早動身,最忌諱拖拖拉拉,磨蹭到午飯后才上路,因為過去處決犯人總是在午時三刻開刀問斬,而且“上路”的另外一層意思是赴黃泉路,誰也不愿意把出趟遠門變成慷慨就義。出門后,如果遇見野兔攔路或烏鴉叫個不停,則不吉利,就會更改出行日期。
在民間,出行必須記住幾句話。“窮家富路”,意思是在家的時候生活簡樸些也無妨,出門在外要多帶些盤纏,花錢不能太吝嗇,否則人家就會小看。另外,一旦遇到預料之外的困難,有錢能使鬼推磨,腰包只要還鼓著,事情就不難解決。雖然出門帶有足夠的盤纏,但是“財不露白”,身上帶再多的錢財也不能隨便在別人面前顯露,更不能炫耀,否則,一旦被賊惦記上,那可就引禍上身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的確如此,在家的時候,有家人、親朋相互照顧,當然事事好辦,而出門在外,舉目無親,只有時時處處謹慎小心,才能確保平安。“在家不打人、出門人不打”,經常外出的人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平時不與人為仇,出門在外才不至招來禍端。“見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在外和人交往要有分寸,不能對人全盤泄底兒,否則,漏了底細,就可能招致麻煩。特別謹慎的人,出門后遇寺拜佛、見廟燒香,處處祈求神靈庇護、保佑平安。
出遠門時,大多都要計算日期,按時出發、準時歸來,否則就會給家人帶來擔憂。以前沒有電話、手機等通信工具,只好通過書信或求熟人帶口信向家人報平安。
外出回家時,要在外地購買一些禮品送給家人或親朋,出發的時候喝送行酒,到家后還要喝接風酒,兩手空空怎么好意思面對家人和親朋?到家后要再次祭拜祖先或神靈,感謝神靈的保佑,如果真有神靈,人家也喜歡那些有始有終的人。(原標題:出遠門)作者:韓曉民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許昌網(201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