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內黃農民畫:富而思雅趣 農家好風景

2013/12/6 15:54:26 點擊數: 【字體:

 
    說它很土,它被精心包裝送給外賓當國禮;說它高雅,它出自剛剛放下鋤頭布滿老繭的手。它,就是內黃農民畫。
 
    走進內黃農民畫院,只見間間畫室簡樸明亮,農民畫師正怡然作畫,撥弄案上幾支舊毛筆,幾盒土色彩,紅棗辣椒、牛羊雞兔、娶妻嫁女請門神便一股腦地擠到了一尺見方的畫紙上。
 
    大紅大綠寫淳樸
 
  “我現在種了9畝地,農閑時節凈忙著作畫啦。大部分是在家畫,有時也來畫院和大家交流,挺充實的。”眼前這位樸實的農家漢子叫任現軍,內黃縣井店鎮西梨園村人,因為畫農民畫,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家”稱號。任現軍說,小時候逛廟會看見燈籠,覺得上面的畫特別漂亮,就學著自己畫,后來漸漸走進農民畫家隊伍,一眨眼已畫了30余年,僅獨自創作的得意作品就有100多幅。
 
    指著獲獎作品《舞獅》,任現軍娓娓道來:“內黃農民畫的顏色以黑、紅、黃、藍、綠為主,在色彩運用上,以好看為標準,很少受自然真實色彩的限制。由于農民畫作者大多是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農民,有著自己的審美習慣,在創作中往往有令人吃驚的表現。”
 
     一幅《洞房》吸引了眾多眼球,畫中滿面含笑的新郎一臉深咖啡色,旁邊一幅《請門神》上,爺爺孫子的面龐則成了純黑色。看到觀賞者個個驚訝的表情,內黃民間藝術發展中心主任安援朝忙不迭解釋:“內黃地處黃河故道,祖祖輩輩居住在黃土地上,他們長期與風沙拼搏,膚色黑而粗糙,性格勤勞好動,再加上儒佛思想的滲透,畫中人物就顯得質樸方剛,有點笨、拙、粗、黑啦。”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內黃縣是中國紅棗之鄉,勞作在紅棗林中的內黃農民格外偏愛大棗的紅紫色,大紅大紫頻頻出現在畫中,反映出他們追求紅火、喜慶的美好愿望。就地取材也是農民畫在著色上的一大特點。農民畫師們大膽地把紅泥土、黃沙與農村染布曬料作為顏料運用到畫面上,當地的紅膠泥,色澤渾厚;黃沙色澤明度大,拌用乳膠即可使用;染布曬料,色澤鮮明,透明度強且又沉著大方……這些材料不僅價廉,更具備了傳統因素,“農”味十足。
 
    喜中有戲頌美滿
 
    中原的熱土和古老的黃河給農民畫家們得天獨厚的滋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習俗和豐收的喜悅,成為他們創作的永恒主題。
 
“每幅畫都是一個故事”這是記者采訪前聽到最多的解說。果不其然,《豆角熟了》、《打谷場》、《經線子》、《染坊》表現的是生產習俗;《回娘家》、《串親戚》、《妯娌倆》描繪了生活習俗;《獅子舞》、《辦年貨》是節日習俗;《麒麟送子》、《老鼠嫁女》又滲透著信仰習俗。
 
    欣賞諸多畫作之后記者發現,在對民間藝術、節日活動以及衣、食、住、行的描繪中,農民畫家們處處表現著生活之美。“像經線子、染坊現在都少見了,大人們常拿著這些畫給娃兒們講故事哩。”農民畫師馮國濱邊說邊停下手中的筆,又拿起兩幅畫說,“這幅《蘿卜娃》,蘿卜比娃娃還大,這幅《剪羊毛》,羊比人還高,一個突出蘿卜豐收,一個表現羊毛豐厚。不合物理,但合心理;不求形似,只求神似。這是內黃農民畫民俗美的又一特點。”
 
    正如眾多專家在研討農民畫時的評價,內黃農民畫有農民獨有的審美意識,描繪出特定地區、特定歷史時期活生生的民俗風情長卷,是一個完整的民俗文化鏈,為后人對社會文化史的研究保留了珍貴資料。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2009年8月1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