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安可謂“平樂牡丹畫第一人”。自幼喜愛書畫的他原是村小學的美術教師。1983年,洛陽舉辦第一屆牡丹花會,看到雍容華貴的牡丹開得好看,郭泰安隨手就畫了一幅,沒想到竟然有人過來詢問畫的價格。正是這次經歷讓郭泰安發現了商機。此后,他索性在洛陽王城公園附近擺起畫攤,做起了牡丹畫的生意。
漸漸的,有些村民開始向郭泰安求教“生意經”。有一次,一個同村人在西安畫廊看到一幅牡丹畫,署名郭泰安,標價竟有4000多元。這個村民回村后到處宣傳,眾人不禁驚嘆,原來小小畫筆居然蘊藏這么巨大的經濟效益。于是,許多有點繪畫基礎的平樂村村民開始學習繪制牡丹畫。
一個農民畫家帶出了一群農民畫家,一支畫筆繪出了一份文化產業。2008年,平樂村僅牡丹畫一項就實現銷售收入900余萬元,牡丹畫創作群體人均收入2.5萬元,一些水平較高的農民畫家年收入超過20萬元。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平樂農民牡丹畫以其“造型逼真、構圖巧妙、色彩激越、花朵艷麗、枝葉灑脫”的風格在畫壇上獨樹一幟。村里建起了集牡丹畫院、牡丹畫創作室、牡丹畫代銷點、作畫材料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一條街,形成了農民牡丹畫創作、裝裱、銷售等一條龍的文化產業基地。該村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特色文化產業村”。
日前,由洛陽市和孟津縣共同實施和投資的“平樂農民牡丹畫文化創意產業園”已正式奠基。到2010年5月,在平樂鎮,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教育培訓和產品交易等為一體的農民牡丹畫產業基地將呈現在世人面前。(原標題:洛陽平樂成為牡丹畫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