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洛陽平樂村: 畫牡丹讓村里的農民腰包鼓了起來

2014/1/13 15:33:31 點擊數: 【字體:

洛陽平樂村: 畫牡丹讓村里的農民腰包鼓了起來

著名畫家王繡在教農民畫牡丹

 20年的時間,洛陽平樂村完成了從一個以“正骨”聞名的村子到“農民牡丹畫第一村”的嬗變,畫牡丹讓村里的農民腰包鼓了起來——

 牡丹畫創作專業村的嬗變

 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平樂村依托洛陽牡丹優勢,深度挖掘文化資源,全村男女老少人人都會畫牡丹,被譽為“農民牡丹畫創作第一村”,成為全國唯一的牡丹畫生產基地,走出了一條新農村建設的新道路。

 一個農民畫家帶出一幫農民牡丹畫家

 20年前,知道平樂村的人,都知道它是以“平樂正骨”聞名國內外,而如今,平樂村卻以“牡丹畫的產業化發展”被譽為“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提到如今的平樂村牡丹畫,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郭泰安。今年72歲的他被尊稱為“平樂牡丹畫第一人”。正是郭泰安將這個以“平樂正骨”聞名的村莊,帶上了一條牡丹畫創作、生產、銷售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我最早是在牡丹花會上開始畫牡丹畫的。”郭泰安告訴記者。他自幼喜愛書畫,畢業于現在洛陽師范學院的前身洛陽師專美術系,原是村里小學的美術教師。在上世紀50年代,曾被錯劃為“右派”,1981年開始專攻牡丹畫。

 “1983年洛陽舉辦第一屆牡丹花會,牡丹開得很好看,當時隨手畫了一幅,沒想到竟然有人過來問我賣多少錢。”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郭泰安發現了商機。之后,他索性在王城公園附近擺起了畫攤,通過賣牡丹畫掙錢。

 看著每年牡丹花會郭泰安都去洛陽王城公園賣牡丹畫,一些村民開始向他求教。更有一次,有同村人在西安某畫廊看到一幅署名為郭泰安、標價為4000多元的“天價”牡丹畫,回村后到處宣傳,眾人不禁驚嘆畫筆下蘊藏的巨大的經濟效益。許多有點繪畫基礎的平樂村村民開始學習繪制牡丹畫。

 平樂的牡丹畫花多、色艷、喜慶。畫風以中國傳統寫意繪畫技法為主,飾以醇厚色彩,花朵雍容艷麗,枝葉生動灑脫。用老百姓的話說,“平樂的牡丹畫看著‘熱鬧’”。

 2003年的時候,平樂的牡丹畫曾作為重要禮品走出國門。那時,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日本訪問,郭泰安的作品《中國牡丹》被他作為禮品贈送給了日本佛教界名人古室進榮。之后,郭泰安三次應邀到日本進行文化交流。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郭泰安等幾位當地農民率先建立“漢園書畫院”,切磋交流繪畫技藝,“平樂農民牡丹畫”開始興起。

 之后,在郭泰安的悉心傳授和村民的相互傳、幫、帶下,當地繪畫隊伍不斷擴大,平樂村有300多名村民逐漸具備了獨自作畫的能力。

 一年能畫出8萬多幅牡丹畫

 “俺們平樂村現在會畫牡丹畫的人很多,不管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是正在上學的小孩子,都能拿起筆來像模像樣地畫上一幅!”該村畫家郭肖偉一臉驕傲地告訴記者。現年58歲的他是平樂牡丹書畫院副院長。傳聞他早年曾收集大量的牡丹畫,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用秤稱了論斤賣。

 “現在,來自黑龍江、陜西、山西、湖北等地的大學生以及下崗職工來平樂村做‘徒弟’的很多很多!”孟津縣平樂鎮黨委書記欒紅衛高興地說。

 2007年,平樂村被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特色文化產業村”榮譽稱號,平樂鎮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為“文化藝術之鄉”。平樂村成為國內唯一的牡丹畫生產基地,被外界譽為“農民牡丹畫創作第一村”、“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據統計,6473口人的平樂村有100多個牡丹畫專業戶和300余名書畫愛好者,其中省、市、縣級美協會員20多名,年創作牡丹畫10萬余幅。2008年,平樂村僅牡丹畫一項就實現銷售收入900余萬元,牡丹畫創作群體人均收入2.5萬元,一些水平較高的農民畫家年收入超過20萬元。

 最近,記者一行踏上了平樂村大街,呈現在眼前的是大街兩側房舍門面上懸掛著的牌匾:“牡丹閣”、“牡丹畫廊”、“牡丹畫創作中心”……這些和牡丹有關系的牌匾觸目皆是。

 “這就是我們村農民牡丹畫畫家創作和銷售的地方。”村黨支部書記高新寬告訴記者。就是在如此不起眼的農舍里,他們平均每年創作出8萬多幅牡丹畫。

 在平樂村“兩委”辦公樓前,一張已經曬得有點脫色的通知上寫著:為活躍村民文化生活,發展牡丹畫產業,決定舉辦第三期牡丹畫培訓班,歡迎村民報名。培訓班上課地點在村委會辦公大樓3樓。我們看到,教室里的黑板上用粉筆畫著牡丹花朵、葉子的分解圖案。村干部說,培訓班一般舉辦四五個月,周六全天、周日晚上授課,授課教師全部由村里的畫師擔任,農民積極性很高。這3期培訓班學員,都是該村村民。第三期報名的有五六十人,已經上了一個月課。

 打造“中國牡丹畫第一村”強勢品牌

 平樂農民畫家創作的牡丹畫,除了在洛陽本地銷售外,還在山東、陜西、山西等地的旅游精品商店里銷售,有些還漂洋過海,被日本、美國及東南亞各國的書畫愛好者收藏。

 今年洛陽牡丹花會期間,他們在國花園、洛陽牡丹園、神州牡丹園等5家牡丹園以及洛陽市各大景區擺設攤位50余個,有100余名農民畫家參與,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創作銷售牡丹畫4萬余幅,實現收入500多萬元。

 4月21日,省委書記徐光春獲悉洛陽平樂牡丹畫在牡丹花會的創作、銷售情況后,專門作出重要批示:“要落實、扶持、推動平樂鎮農民牡丹畫產業的發展,采取措施,將其打造成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盡管平樂牡丹畫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與國內著名的畫家村相比,平樂牡丹畫在整體規劃、產業化運作、銷售渠道、作品檔次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平樂牡丹畫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站在了急需品牌化運營和品牌提升的歷史拐點。

 為提升平樂牡丹畫的產業化發展水平,今年5月至今,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立林帶領旅游、文化、美術館、美術協會等市屬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多次到平樂村,對平樂牡丹畫的產業化發展進行調研,對建設“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的戰略規劃和具體實施進行現場辦公。

 王立林明確要求:洛陽市美協、洛陽畫院要全力支持平樂村農民牡丹畫人才培養工程,組織全市知名畫家在平樂村開展“百天傳幫帶”項目和“三年培養”計劃。力爭在五年內讓當地牡丹畫創作人員超過千人。市工商部門要幫助平樂村盡快解決“平樂農民牡丹畫”的商標注冊問題。市旅游部門要積極組織市各家旅行社到平樂村踩線,進一步提高平樂農民牡丹畫在旅游市場的知名度。

 采訪中,王立林部長說:“要提升平樂牡丹畫的產業化水平,還必須培養和扶持一批有能力、有魄力的經紀人和專業牡丹畫經紀公司,把牡丹畫的創作、生產、包裝、銷售完全實現市場化運作,提高牡丹畫的市場占有率,要在全市、全省、全國叫響‘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的品牌!”

 “農舍變畫院,畫品俏四方”。平樂牡丹畫讓拿慣了鋤頭的農民拿起了畫筆,讓他們靠畫畫過上了富裕的日子。本報記者 黃紅立 通訊員 李祥 鄭占波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 王宗培 孟麗娜 文/圖(原標題:洛陽平樂村: 畫牡丹讓村里的農民腰包鼓了起來)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 2009年09月1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