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生于河南省鎮平縣的李天岑可謂土生土長的「中原作家」,從政之余,從未放棄過作家夢,三十多年來筆耕不輟,發表了逾三百萬字的文學作品,更有「人」字三部曲《人精》、《人道》、《人倫》系列小說問世,被稱為「文章太守」。
作者「心中有一盞燈」
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日前在京城舉行的「李天岑人字系列小說研討會」上說,李天岑是「一個心中有一盞燈」的作家,「他在現實中工作,在理想中展望,有著超越現實的情感!
仕途中的所見所思,成為李天岑創造中取之不竭的源泉。他的「人」字三部曲雖然題材不同,但都被融入了作者在官場生活中豐富的經驗和感受體會。李天岑用以小見大的筆法,將官場中真正微妙的東西寫出來,讓大家讀之有趣,思之有味。文學評論家雷達認為,相比于其他文人作家依靠想像力創作官場小說,李天岑的一筆一句背后都有豐厚的生活積淀;他對中國社會基層的深入細致的了解,讓小說中的描述非常真實而有味道。
李天岑從不諱言自己的「因官得文」,不過對于被冠上「官員作家」的頭銜,他卻并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官員作家」就是「業余作家」的意思,「和我寫作沒有多大的關系!棺约簩懙念}材并不是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工作性質去決定,「哪些東西感染了我,哪些東西觸及了我,使我沖動,我可能就寫這樣的題材,未來也是這樣!
從二○○六年創作首部長篇小說《人精》,至今李天岑已經有連續三部以「人」字開頭的長篇小說問世。日前,「李天岑人字系列小說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文學評論家雷達、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描等,對他的作品作了解讀研析。
原河南省文聯主席南丁在發言時說,李天岑在為官之余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文學價值的創作,說明了他對文學的熱愛,有一種堅韌的精神。河南省作協主席李佩甫表示,李天岑是南陽的作家代表之一,他作品的根扎在豫西的伏牛山里,有很強烈的地域文化色彩;他用文學點亮一盞燈,去驅除人們心中的寒意。
緊扣社會轉型熱點
李天岑說:「《人精》寫了社會新階層、『暴發戶』有錢了怎么辦;《人道》寫升官途上的人物百態;《人倫》寫社會矛盾,人應當如何處世立身;這些都是在社會轉型期大家關注的東西。」他選擇了「包二奶」、「跑官要官」、「群體事件」等當下與生活最近、民眾最關注的熱點寫作,但并沒有糾結于人性的陰暗面,而是以一種積極向善的姿態喚醒人們發現生活中的光明溫暖。
李天岑把「人精」定義為「與正才、奇才、偏才、怪才都沾了一點邊兒的四不像」。賴四精明、幽默、有計謀,生活經歷雖然曲折,卻總能夠想出辦法,絕處逢生;他是改革開放大潮催生的一批農民企業家的典型。
賴四發財之后,被燈紅酒綠所迷惑,與各種女人糾纏不清,最終事業和家庭都遭受重創。小說最后,賴四唱了一段《醒世歌》,勸大家從他身上吸取教訓;他自己也幡然醒悟,事業得以繼續發展。李天岑說,寫這部小說的出發點是期望能引導這些農民企業家在有錢之后,思考如何回報社會,致富思源,「創業難守業更難」,創了業也要守住業。
到了第二部曲《人道》,主人公從一個男人變成兩個女人,所涉及的題材則是官場中最遭人詬病的「跑官要官」。小說圍繞馬里紅和楊曉靜競爭地區衛生局副局長職位的事件,各色人馬粉墨登場,個個使盡渾身解數。主人公之一的馬里紅頭腦靈活、敢想敢干,更善于察言觀色。她為了跑官無所不用其極,不但請客送禮、拉幫結派,甚至出賣色相,造謠污蔑;最后她如愿坐上了第一醫院院長的寶座,李天岑卻給了她一個乳腺癌的下場,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可謂天道昭彰。而對于另一個角色楊曉靜,作者則將她塑造成一個與馬里紅完全相反的典型正面形象,她性情質樸、恪守原則、以德為官,最后如愿獲得了衛生局副局長的職位。
消極題材積極意義
沒能在《人道》中塑造出兩個「可愛」的女性角色,李天岑在第三部《人倫》中卻成功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女人─米蘭蘭。這個地方鎮政府的女鎮長在兄弟被打傷、祖母去世的家庭重大變故面前,又面臨著升任鎮書記的仕途誘惑,既要考慮自己的職務和上級的關系,還要考慮和家庭成員間的相處;作者把她的人性弱點和性格的悲劇性都描寫得細致深入,這個心思嚴密而又優柔怯懦的女性形象,博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人倫》的敘事結構以空間為主,由一件簡單傷人案件引起的群體事件牽頭,「牽一發而動全身」,把一個縣、一個鎮里里外外的人抽絲剝繭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說,從這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成熟,藝術技巧上不斷精煉。
白描則評價,書中各色人物的出場、說話方式、思維,以及在什么場合該怎么表現,都顯現出了作者具有豐厚的生活寶藏。
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評價李天岑的小說有三個特點:一是善于講故事。李天岑作品中的故事也是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二是真切質樸。作者注重讓生活本身說話,筆法真誠,「就像從生活中直接舀出一瓢水給大家」;三是注重勸誡,立足人道主義思想,賦予人性以愛與善,提倡真善美,鞭撻假丑惡!驹瓨祟}:北京文藝家研討李天岑官場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