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娘:在練習快速指序時如何做到放松?
趙曼琴:首先要弄明白怎么樣才是“放松”,不要把“松懈”當作“放松”。其次要弄明白“休息位”、“功能位”和“彈弦位”三個手形位置及運指路線、方向、角度,還要掌握好重力彈奏、被動彈奏和利用肌肉自然張力彈奏的方法。
蘅娘:網(wǎng)上有箏友提問:“在熟練的情況下,單獨彈奏一段快速指序的樂段我可以達到150拍/分以上的速度,然而在一段較長的搖指彈奏後,立即轉入快速指序彈奏就難以湊效了.手指關節(jié)顯得很不靈活,缺乏彈性,速度快不起來,需要10秒鐘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消除搖指造成的慣性影響.速度才能上得去.請趙老師指點這方面的要訣.”
趙曼琴:搖指方法不科學,可能是大指與食指捏得太緊或骨間肌過于緊張、或指甲彈弦的角度與快速指序的角度懸殊太大、也可能是缺乏對稱彈法與慣性彈法的過渡。
蘅娘:成人學習快速指序,是否需要什么基礎?
趙曼琴:需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尊重客觀規(guī)律,注重科學的演奏方法,“只計耕耘,莫計收獲”,不經(jīng)意時便會“無心插柳柳成蔭”。
蘅娘:網(wǎng)上有人說“快速指序的精髓就是練,練到熟得不得了,就成了”,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趙曼琴:首先,這句話是一個病句:“快速指序的精髓”應當定義為“運用科學的方法輕松地進行近距離的快速演奏”。如果改為“掌握快速指序的精髓就是練”,句子 就順了(這可能也是說話者的原意),但仍然是一個錯誤觀點。因為,如果演奏的方法正確、練習的方法正確,自然越練越好;但如果演奏的方法、練習的方法不正確,必然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越練越糟。例如輪指,不少人在老師指導下練幾年也沒練會,但在我這里,幾節(jié)課就能學會,主要還是在于演奏方法、練習方法的正確與否。
當然,在沒有可能知道正確方法的條件下,“練”確實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練肯定不成,練則有可能不成也有可能成,因此練比不練好,多練比少練好。只不過“成”的標準出入太大,就像1958年我國的“大煉鋼鐵”,也“煉”“成”了,只不過“煉”出的“鋼鐵”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鋼鐵。假如說這話的是老師,這種說法就是不負責任的(既然只靠學生練,老師就沒有了任何責任和義務了),會誤人子弟的。假如是學生說的,則是一種無知的說法。
蘅娘:最近項斯華老師出了一本《每日必彈古箏指序練習曲》,趙老師有沒打算編一些快速指序的練習曲,及出版快速指序的實用教材?
趙曼琴:目前還沒有。因為在我看來,西方的鋼琴、小提琴等在方法上已經(jīng)規(guī)范化,因此大量的科學的練習曲才成為必要,而古箏在演奏方法上至今沒有得到科學的規(guī)范,因此學習演奏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演奏方法,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練習曲才具有意義。
我過去和現(xiàn)在教授快速指序技法都不寫練習曲,只啟發(fā)學生宏觀掌握各種指序的組合方法,明白演奏的道理,在練習中根據(jù)需要自己組合指序進行練習,以王中山、樊藝鳳為代表的一批杰出學生就是用這種方法訓練出來的。
我這樣講并不是說練習曲不重要,實際上,練習曲在我的教學理論中屬于訓練方法的范疇,是非常重要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為香港某藝術學院函授指序技法時編寫過一些基礎練習曲,大多是些以一個手指輪流與其它手指結合彈奏或將一種指序的前兩各音或手指重復兩遍的組合練習,例如:“1616 1656、1616 5616、 6161 6165、6161 6561、6565 6561、6565 6165、 5656 5616”等三指的組合練習和四指的組合練習等,但仍然強調(diào)自由組合練習。實際上,真正的練習曲,即能夠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地使學生在無意識中輕松地形成良好的演奏習慣的練習曲是很難寫的。
古箏的練習曲編寫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走過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最初,不少老師呼吁改變古箏“以曲代功”(即直接學習獨奏曲也就是把獨奏曲作為練習曲)的問題。
現(xiàn)在練習曲寫的多了,我認為又出現(xiàn)了“以功代曲”的問題:有些練習曲有引子、有慢板、有快板,成了小型獨奏曲。這種“以功代曲”與“以曲代功”是一樣性質(zhì)的問題,學生在學習時必然要以“曲”為主、以“練習”為副。練習曲應當以“練習”為主,“練習”什么?——演奏方法。練習曲要避免學生把注意力放到關注旋律和雙手對位上,要使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關注演奏方法上。“曲”的作用應當是使練習者在任何音區(qū)、位置都能應用正確的演奏方法。
我小時候看過一本書,叫做《怎樣騎自行車》。它的訓練程序是一扶、二推、三滑、四騎。“扶”分為雙手、單手扶車,靠近、遠離身體扶車,扶車把、扶車座、扶后支架等,熟練以后才能“推”;“推”也分為雙手、單手推車,靠近、遠離身體推車,推車把、推車座、推后支架及直行、左右轉彎等,熟練后才能“滑”;“滑”即踩在腳蹬上滑行,分為正著車身、歪著車身滑行,站著滑行、坐著滑行,直行、左右轉彎滑行等,熟練以后才能“騎”。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這樣教很可笑,可能也很少有人按照書中的方法學習騎車,但我認為這是一本最好的練習教程。因為它每個階段只解決一個問題,學習者不會顧此失彼,不需要別人幫忙即可自己學會騎車。然而,大多數(shù)人往往連雙手扶車把都扶不好、雙手推車把直走都推不好,就由幾個人扶著騎上車直行轉彎了,這時候無論教騎車的人怎樣喊著“放松”、“別緊張”,學車的人也放松不了(他怕摔倒。。所以我將來寫指序練習曲時,也要學習這種編寫方法,使學習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確演奏方法的形成方面。
目前,學習者可以先按照第一編中的順序、規(guī)則,循環(huán)指序,自己組合練習,要抓住規(guī)律,背下各種指序。
蘅娘:請談談您創(chuàng)作、編寫的箏曲作品。
趙曼琴:我的作品并不多,僅有十幾首,而且大多數(shù)不是創(chuàng)作曲。因為在那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