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抗戰時的重慶女作家趙清閣 曾對老舍一往情深

2013/7/23 9:36:21 點擊數: 【字體:

“清流笛韻微添醉,翠閣花香勤著書。”這是1961年趙清閣47歲生日時,老舍為她賀壽而題贈的一副嵌名聯,她一直掛在床頭的鏡框里。

    說來慚愧,我也是最近幾年才聽說趙清閣的。她的名字被提到時,往往與老舍連在一起——在抗戰時期的重慶文化界,很多朋友知道他倆有過一段不尋常的感情。其實,作為民國時活躍的女作家,趙清閣本人也非常值得言說。她著述很多,有小說、散文、話劇和電影劇本,主編過《女子月刊》《彈花》等頗具影響的雜志和叢書,她同時也是畫家。主要作品有《落葉》《向陽花開》《橋》《江上煙》《桃花扇》《模特兒》《雙宿雙飛》《月上柳梢》《幾番風雨》《蝶戀花》《女兒春》等。

趙清閣1914年生于河南信陽,1929年,她不甘被包辦婚姻約束,逃到開封考入河南藝術高中,16歲開始給報刊寫稿。1933年,趙清閣考入上海美術?茖W校,成為上海《女子月刊》重要撰稿人,并在天一電影公司做編輯、編劇。

日軍侵入山東后,老舍拋妻別子,1937年11月從濟南只身奔赴武漢。1938年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并舉行“文協”常務理事會,老舍被推舉為總務部主任,趙清閣等被聘請為“文協”組織部干事,這年她24歲。

趙清閣在武漢為出版宣傳抗戰的文藝刊物《彈花》多方奔走。為的是抗戰前方的將士們讀到雜志后,“使他們在火線上還能得到些后方同胞從文字上所表現的鼓勵和慰勞,這對于他們是精神上的食糧……”她請到許多著名作家為《彈花》寫稿,老舍是其中最重要的撰稿人。曾與她兩度同事的胡紹軒回憶:“(她)穿著京滬一帶流行的時髦短裝,短頭發,態度瀟灑,落落大方,健談。她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有男性的健美,又有女性的溫柔……趙在國共兩黨之間能夠做到‘左右逢源’,而且還能贏得第三者(無黨派人士)的青睞,這是不簡單的。抗戰初期,趙清閣確實是一位能說會寫,又善于交際的人物。”

1938年夏,趙清閣、老舍等相繼離開武漢赴重慶,鑒于趙清閣在話劇創作上的經驗,老舍請趙清閣和蕭亦五參加《王老虎》的改編。成功合作后,老舍邀趙清閣合作《桃李春風》,此劇好評如潮。

趙清閣與老舍在重慶曾毗鄰而居。1942年10月,分離數年的胡絜青突然攜子女輾轉抵渝,20天后,方到北碚與老舍團聚,趙清閣則搬離北碚。這20天里,幾個當事人該多么艱難、煎熬,至少一日長于一年吧?那些焦慮、愁郁、委屈、矛盾,想都想得出來。梁實秋《憶老舍》說:“那時候他的夫人已自北平趕來四川,但是他的生活更陷于苦悶。”梁實秋是知情人,說得欲言又止。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西安晚報 2010年05月0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