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暨《辛亥女杰》圖書首發式在河南尉氏舉行。
“我就想將她的事跡寫出來,讓大家都知道河南有個劉青霞。”《辛亥女杰》的作者韓詠明說,“我想讓大家都了解劉青霞,弘揚劉青霞的精神,她愛國、重視教育、投身革命,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
劉青霞的人生轉折發生在1905年,當時她隨自己的兄弟赴日考察,接觸了孫中山及同盟會成員,開始走上革命道路。期間不僅慷慨資助同盟會辦《河南》雜志,還與友人在東京創辦《中國新女界》月刊,并于不久加入同盟會,成為社會活動家。
從此,劉青霞走上了更為傳奇的道路,她先后創辦和資助過多所學校,修建橋梁,開辦“孤貧院”、“平民工廠”等。先后擔任過河南國民捐事物所總理、北京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等職。劉青霞還于1911年夏天營救了一批革命黨人,又捐巨資作為辛亥革命武裝起義經費。劉青霞曾兩次去上海見孫中山,表示要拿個人全部財產報效國家,作建筑鐵路之用。雖然孫中山嘉納其意,終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
劉青霞的這個愿望直到1922年,馮玉祥做河南督軍時才得以實現。于是,劉家的大部分財產歸公,移作辦學之用。1923年劉青霞亡故,享年47歲。時人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說。魯迅贊其“才貌雙全”。孫中山為其題字“天下為公”。后人評價其“雖為女兒之身,卻有男兒氣概;雖擁資千萬,卻不甘做守財奴;雖偏居一隅,卻胸懷天下”。
據了解,2009年5月,韓詠明開始著筆寫《辛亥女杰》,至2009年11月18日截稿,歷時7個月,完成130萬字的著作。韓詠明介紹,她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查閱各種史實資料,拜訪劉家后人,以了解劉青霞的生平,總共加起來有十年左右的時間。(記者胡曉輝 閆磊 實習記者謝衛衛)【原標題:《辛亥女杰》尉氏首發記錄劉青霞傳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