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王永民: 在電腦上挽救漢字

2013/9/4 18:19:14 點擊數: 【字體:

    今天,當你打開電腦,用指尖敲擊鍵盤,看到一行行漢字出現在屏幕上時,你是否知道,26年前,外國人曾經嘲笑中國人不能用計算機輸入漢字,甚至有人預言“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后來,一個名叫王永民的人發明了“五筆字型輸入法”,一切都改變了。

  7月17日一早,京城大雨,記者應約趕赴位于中關村附近的王碼公司。令人頗感意外的是,王永民的辦公室只有不到30平方米,屋內除了陳列他自己出版的書籍和獲獎證書外,另一面墻上展示著五筆字型和數字王碼的示意圖。

  “別看今天下大雨,我早晨五點就起床了,打著傘跑步,鍛煉身體。”穿著一件白色圓領衫的王永民,談吐睿智而平和。

  王永民對自己的“白描”是:一介書生,半個農民。出生在河南南陽貧苦農民家庭的他,小時候跟著父親學了許多手藝,除了別出心裁地制作捉鳥籠、捕鼠器,還時常將書本上講的風向計、日影計時儀、小汽車、小火車等,按圖樣做成實物。因為家里沒錢買鋼筆,他就用薄鐵片剪成筆尖,裝在小竹筒上使。如此心靈手巧,讓他在年少時就聞名鄉里。農民的出身也磨煉了王永民做事的耐心,他不怕吃苦,為制作一個小機器,無數次敲敲打打,不厭其煩。

  1962年,王永民作為南陽地區“高考狀元”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68年畢業后被分配到東北軍墾農場勞動一年半,再后來進入四川永川某國防研究所工作。不幸的是,在四川永川的8年中,王永民足足生了6年的病。“我的25歲到32歲,事業上是個零!我要調回老家孝敬父母,等身體好了一定要做成點事。”

  幾經輾轉,王永民回到了南陽老家,在當地科委當一名辦事員。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國內外科技期刊,逐漸認識到一個以“計算機廣泛應用”為標志的信息時代已經來臨,電腦技術遲早要顛覆現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談起自己發明的五筆字型輸入法,王永民淡淡地說,一切頗為偶然。1978年,南陽印刷廠和川光儀器廠承擔了河南省的重點科研項目——漢字校對照排機。王永民負責這個項目的管理工作。他對于將膠片上的漢字投影到空白鍵盤上的“幻燈式鍵盤”設計提出質疑,決心要研制一種廉價、高效的漢字輸入鍵盤。

  當時有人斷言:中國必須改用拼音文字,否則就不能廣泛使用計算機,也不可能實現四個現代化。一些外國的公司,乘機向國內傾銷笨重而低效的“整字大鍵盤”。中國文字遇到的嚴峻挑戰,似乎只能由外國人解決!

  從小酷愛漢字、刻章、書法的王永民坐不住了。“如果放棄了漢字,祖國的文化不就失傳了嗎?”啟蒙王永民從事漢字編碼研究的,是著名的文字學家鄭易里先生。當時王永民原準備采用鄭老的方案,設計一個專用的字根鍵盤。但是,幾個月編卡片的結果證明,鄭老那個相當于188個鍵的設計是行不通的。

  失敗了,沒關系!王永民畢竟由此知道了“編碼”是怎么一回事。他決定自己動手,抄錄了12萬張卡片,尋找漢字的結構規律,決心要發明一種和英文輸入可以相提并論的漢字輸入法。“把成千上萬的漢字用100多個部件組合起來,每個鍵上有那么多字根,不是隨便搬個家就能行的。這是個多學科的難題!沒有一個文字學家搞出像樣的輸入法,也沒有一個計算機專家搞出實用的編碼,后來的發明者必須二者都要了解,然后再創新地將它們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成功。”王永民說。

  1982年冬天,王永民帶領助手在河北保定奮戰50天,終于將“36鍵方案”改進成“26鍵方案”,實現了質的跨越,使漢字輸入可以采用原裝的英文鍵盤!這個后來命名為“五筆字型”的漢字輸入技術,首次將漢字的筆畫高度概括為橫、豎、撇、捺、折5種;把漢字的字形概括為左右型、上下型、雜合型3種;把可以組成全部漢字的600多個字根,精簡為100多個,并以一張“漢字字根周期表”統帥5個區共25個鍵位,實現了“字詞兼容”的高效輸入,首次突破了“向電腦輸入漢字每分鐘100字”的大關,在國內外引起轟動。鄭易里先生在鑒定會上激動地說“從今天開始,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方相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84年春,新華社發表4篇長篇文章,稱五筆字型是中國文化史上“其意義不亞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王永民當時都不敢認同,他覺得將五筆字型與活字印刷術相提并論,是不是“大了點?”。1992年《人民日報》總編室主任喻權域再次撰寫文章《為漢字新生鼓而呼》:“當年我們說五筆字型的發明是不亞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很多人抨擊我們,很多人反對我們,說我們評價過頭了!現在看來,我們的評價不是高了,而是還不夠高!”

  目前,五筆字型輸入法在國內外有數千萬用戶。聯合國總部中文處從1986年起開始使用這種輸入方式,新加坡《聯合早報》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學習華文從五筆開始。”

  談到五筆字型的意義,王永民告訴記者:“打開電腦你就知道”。實際上,五筆字型為每臺電腦“節省”了一臺“專用漢字鍵盤”。最直白地說就是:如果我們國家有6000多萬臺電腦,每臺電腦旁邊都放置一個又大又笨的鍵盤成何體統?中國人的漢字輸入還有什么效率可言?而我們又要為漢字多花多少錢?

  巨大的成功和榮譽,并沒有讓王永民停止創新的步伐。鑒于“五筆字型有點難,拼音選字慢而繁”的現實,1998年,王永民開始研究“數字王碼”,旨在解決手機上用數字鍵輸入漢字的難題,他先后獲得了6項新專利,開發出了王碼6鍵,王碼9鍵等一整套漢字輸入軟件,通過了國家標準化檢測,被譽為漢字輸入的第二次革命。

  “有人問我,五筆字型和數字王碼是什么關系?我說,這兩者是一個爹!它們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兒。一個是用字母鍵盤打字,解決效率問題;一個是用數字鍵盤打字,解決普及問題。”王永民風趣地說。漢字輸入者分為“兩大群體”:一種會用五筆字型,另一種會用拼音。但是如果你既不會五筆字型又不會拼音該怎么辦呢?這個寬闊的“中間地帶”,由數字王碼來滿足需要,它簡單易學,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掌握了。“遺憾的是,我國市場上的手機,大多采用‘進口’輸入法,每年還要向外商交納專利費。我希望數字王碼可以早日在全國推廣,讓中國人不再花冤枉錢。”

  如今,身為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的王永民早已年過六旬,分管群眾性的發明創造活動。當“五一勞動獎章”、“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勞動模范”、“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國改革30年·30人功勛人物”以及各種專利、獎狀、勛章、榮譽紛紛擺在面前時,他卻執著地守護著自己掛在辦公室里的座右銘——“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用他自己的話說:“真正的發明家,是要造福身邊的人。”陳永杰 孫妍【原標題:王永民: 在電腦上挽救漢字】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京科技報 2009/07/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