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眼球和牙齒是白的,渾身沾滿黑乎乎的煤灰——也許是煤礦工人給記者的這一形象太深了,使記者在見到河南煤化焦煤集團古漢山礦綜采一隊黨支部書記盧正法時大吃了一驚:他穿著筆挺的西裝、潔白的襯衣,還打了一條精致的藍色領帶,在演示焦煤集團推廣的“手指口述”工作法時更是儀態大方、言語流暢。從他身上,記者看到了一個普通采煤工成長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的光榮歷程,也看到了一個基層黨員和一線勞動者扎根礦山、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可貴品質。
“干就要干出個樣子”
從一個采煤工到班組長,再到黨支部書記,盧正法一直都奮戰在井下一線。他常對工友們說:“咱文化程度不高,但就認定一點,既然在煤礦干了,就要干出個樣子。”
1991年6月,盧正法來到當時的焦作礦區成為一名農民輪換工。第一次下井,29歲的他隨著罐籠下降到地表500米的井下,彎腰走在低矮的巷道里,忽然感到世界變得昏暗、狹窄,只能沿著礦燈照出的一小片光明深一腳淺一腳地行進,潮濕的空氣中寒意入骨。沒過幾天,同來的6個老鄉就回去了5個。在家種地的妻子聽說后,幾次寫信催他回去。可是,一見到烏黑發亮的煤墻,盧正法就兩眼放光,渾身充滿力量;每攉下一塊煤矸石,盧正法就會想起家鄉人用柴火做飯的情景,于是他暗下決心:俺在煤礦干定了。
出滿勤、干滿點,盧正法自覺向礦上的黨員礦工、勞模礦工學習,每天早早下井,運料、打眼、放炮、擱棚、維修,樣樣工作走在前面,還曾為完成任務連續奮戰三天三夜。1997年,他被評為原焦作礦務局勞動模范,轉為全民合同制工人,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礦上的厚愛使盧正法工作更加起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焦作礦工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一次,在一個工作面上采煤,頂板淋水如注,影響了溜煤槽正常運轉,他毫不猶豫地脫下衣服,跳進沒膝的水里維修槽鏈,在水中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
2008年4月,一個工作面上風道被擠壓變形,造成通風斷面過小,嚴重制約了工作進度。“伙計們,跟我上!”盧正法說罷就帶著6名突擊隊員,在斜窄的巷道里頂著冰冷的風,迎著飛揚的煤塵,打柱維護支架,清挖浮煤,裱幫褙頂,打眼放炮,攉煤擱棚,衣服掛爛了,膝蓋擦出了血,手套磨破了,手指劃出道道血口,他吭都沒吭一聲。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士氣大增,第一班就掘進12米。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壓力不斷向外推移,每隔兩三天擴幫掘進一次,次次他都親自參戰,實現當月掘進10次,共掘進62米,打破全礦紀錄。工友們都說:“一說干工作,老盧像鐵人一樣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他就是我們身邊的王進喜!”
“安全就是要對全班兄弟們的生命和家庭負責”
安全是煤炭行業的永恒主題。古漢山礦瓦斯大、礦壓大、水大,安全生產尤為重要。作為一個在井下工作20年的老礦工,盧正法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哪怕是一根柱打得不直,一架梁角度稍有偏差,他都會要求重新做。一次,幾位工人在頂板沒有得到有效維護的情況下仍然向前作業,他發現后立即叫停,要求工人重做支護。一位工人急得和他吵起來:“我們大老遠跑到這井下挖煤掙錢,容易嗎?你不讓干,沒有工作量,我們的工資你給嗎?”“先要命,再要錢,這個關系不能弄反,一旦發生事故,后悔就來不及了!我把你們帶下井,就要負責把你們安全地帶上去。”盧正法毫不退讓,堅持重新連網把頂板處理好,避免了事故發生。
正是抱著對礦工生命和家庭負責的信念,盧正法經常利用班前會在區隊職工中宣傳貫徹安全零理念,嚴格要求大家干標準活、做安全人,并利用下班時間進行家訪,動員家屬搞好配合,筑牢第二道安全防線。礦工史經柱對記者說:“老盧就是我們的‘安全守護神’,跟著他干活,我們安心,家屬放心!”
“我不能躺在榮譽上面睡大覺”
憑著對礦山的摯愛,盧正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同時也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榮譽: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感動河南煤化十大人物”,2010年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面對這些榮譽,他說:“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對我們一線勞動者辛勤工作的肯定,是對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的弘揚。對我個人來說,榮譽只代表過去,我不能躺在榮譽上面睡大覺。”
井下作業實踐告訴盧正法,要想當好一名采煤工,僅有力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有知識和技術。因此,原本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特別注重學習,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記者在他的宿舍看到,《區隊班組長安全管理》、《煤礦“兩述法”操作指南》兩本書就放在枕邊。
去年10月份,古漢山礦按照河南煤化集團“多上設備少上人”的生產理念,將采一區改為綜采一隊,由原來的炮采改為安全高效的機械化作業,并任命盧正法為綜采一隊黨支部書記。在籌備階段,這項改革著實給包括盧正法在內的180多名礦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干慣了體力活、熟悉炮采技術的老礦工一提學習新技術就頭疼,對設備操作有畏難情緒,學習興趣不高。年近五旬的盧正法又何嘗不吃力,但他有股不服輸的韌勁,一有時間就鉆進宿舍看書。他對工友們說:“過去我們煤礦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現在礦上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井下條件、美化生活環境,讓我們煤礦工人真正實現了體面勞動、體面生活。我們趕上了好時候,為什么不好好學習新技術呢?難道還想過原來那種‘煤黑子’的生活?”他帶著工人一起下井練習設備操作,有的人腦子犯迷糊,總避免不了誤操作,他就揪住不放:“咱什么時候學會,什么時候升井,學不會,咱就不升井!”升井后,他又帶著礦工一起學習理論知識。
如今,古漢山礦綜采一隊的產量由原來的一天五六百噸增加到現在的一天2000噸,實現轉變發展方式后的巨大飛躍,盧正法和工友們也實現了煤礦工人形象的巨大飛躍!作者:本報記者 豐舒濰 郭文宇【原標題:煤海“鐵人”唱新歌——記古漢山礦綜采一隊黨支部書記盧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