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大牛”的夢想

2013/9/5 16:00:19 點擊數: 【字體:

“大牛”的夢想


    龍年隆冬,一個中國研究組在全球知名的《自然》雜志發表了題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結構》的學術文章。這篇拗口文章的目標,是破解阿茲海默癥,即老年癡呆癥的致病機理。

  能被《自然》雜志認可,是對研究人員的鼓勵。但這項研究的領導者—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卻并不興奮,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對他來說算不得什么,僅回國這幾年,他已在《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十余篇論文。

  施一公合上雜志,徑直走進實驗室繼續他的實驗,在他心中,還有更大的夢想。

  消瘦的臉龐上,雙眼炯炯有神,其貌不揚,但在學生眼中,他是學術“大牛”。

  施一公從小就是“牛”學生:學習成績連年第一,保送清華,提前畢業,赴美留學……

  在美國讀博士后期間,施一公確定了“癌癥發生和細胞凋亡”的研究方向,找到治療和防止癌癥發生的方法成了他的夢想。

  “我就是要從根源上了解癌癥,分析癌癥抑制因子和致癌因子的空間結構,看它們怎樣相互作用,找到把"不正常"變為"正常"的工作手段。”

  由于探究神秘的“細胞凋亡抑制因子”的蛋白SMAC,對破解致癌原因這一生命科學之謎做出了突出貢獻,施一公在2003年被國際蛋白質學會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華裔學者,同時,他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那一年,施一公只有36歲。

  這些成功,已讓很多人望塵莫及,但這仍不是施一公心中最大的夢想。7年前,他放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舉家回國,到清華大學教書。做出這個決定,他只用了一天。

  很多人認為他瘋了,但施一公認為這是自己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我回清華的目的是為了育人。”施一公說,錢學森去世前曾遺憾中國在“培養大師級人才”方面有缺憾,“如果我從清華退休時,能培養出一批以天下事為己任的大師級人才,我會很滿意的。”

  一切從頭再來,這次創業,他背后有清華大學的全力支持。短短5年,他先后把70多名優秀人才引回清華,他本人也在2010年把國籍從美國改回了中國。

  同年,一支世界一流學者組成的國際評估組來到清華,評估生命學科,結果顯示: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學科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原標題:“大牛”的夢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2013年06月0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