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成功者回報社會最人道、最崇高的方式。出身農民的任太平先生不僅創造出了一個亞洲最大的安防企業,而且還在中國教育界創造一個教育神話,他創辦的永威學校因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教學成績,在國內外名聲鵲起,成為了中國教改的一面鮮明的旗幟。
永威經驗是如何煉成的呢?任太平先生又有著怎樣的智慧,讓一所名不見經傳的私有學校成長為中國名校的呢?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請到了永威集團董事長、中國十大民辦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任太平先生。任先生歡迎您在百忙之中,作客人民網,先跟各位網友打個招呼吧!
任太平:各位網友你們好,我是永威學校董事長任太平。
主持人:歡迎您,任先生。在咱們中國教育界很少有人不知道永威的,從建校開始到今年永威走過了一個十年,那么在這個十年的時間里,您把永威打造成了河南教育的一張名片,您是如何做到的?
任太平:我在開始創辦民辦學校之初,有這么幾個原則。
第一這個學校不是為了賺錢去辦學校,計劃10年另外再賠3000萬,每一年要陪300萬,創辦一個教育質量很高的學校。第二個用什么來管理,就是教書育人責任承包制.那么也就是說讓每個老師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教,教出來質量,就是按質量去兌換他應該得的報酬。第三個就是學生在學校將來要培養出來社會上有用的,實用性人才。
主持人:這是您最初的一個想法?我們了解到現在蔡林森先生是咱們永威學校的校長,江蘇泰州人是吧?您是怎么想到從千里之外選擇一個人來咱們學校任校長,為什么不在咱們當地物色一個,這樣不是更接地氣兒嗎?
任太平:恰好在2006年的6月份,當時我在國外考察,蔡林森校長由我們沁陽市教育局把他請來作報告,因為我們學校有個禮堂能容納一千多人,蔡校長在我們學校作報告時,當時的教育局局長魏振江局長給我打了電話,我說你能不能把他的電話和聯系方式留下來,我回國以后就去拜訪他。
在蔡校長的家鄉,我們一起見到了蔡林森校長,蔡校長給我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個是你辦學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個是你與政府的關系怎么樣?第三是辦學校需大量資金,不能以營利為目的,你的企業怎樣?聽了這三個問題,我就給蔡校長講了我的一段往事。
當時在生產隊的時候,當時我說土地能搞承包,能不能把學校的學生承包給老師?這個突發奇想,我把這個想法給當時的支部副書記和書記匯報以后,我們三個商量后,最終形成的意見:可以,在我們這個學校可以試試。這樣子在1982年秋,我們就開始承包,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承包就是每個年級級段,要的是學生成績的平均分,比如小學二年級,老師們說語文可以考到96,我就給他們降低3分,按93承包,小學一年級是95分,超過平均分一分,獎100塊。到年終的兩次考試,要派農民代表去監考,因為他的分和他的待遇都掛鉤的。
這個效果增加了老師的責任心,他會把我們村的孩子,不管是聰明的也好或者是遲鈍的也好,他會把越落后的孩子越重點的去教好,效果十分好。當時我們公社是29個自然村和學校。我們從原來的22名一躍成為第一名。
所以,我見了蔡校長后我就跟蔡校長講因為搞了這個承包責任制,老師的責任心十分的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就給當時國家最高領導人鄧小平、侯耀邦、趙紫陽都寫過信,能不能把學校教育也搞責任承包,就讓每個老師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加強責任心,提高我們整個國民的教育素質,當時因為這個情況一直也沒有收到回信。
我在1986年的時候,我就準備辭掉村干部的時候我就有個夢,我說等我有錢以后我要建一所學校。大面積要推廣教書育人承包責任制,我說蔡校長就因為這個,我才要辦這所學校,辦學校的之初原則就是計劃10年要辦成一個教育品牌,有高質量的高素質教育的學校,這樣蔡校長,比較滿意我的答復,我說后兩個問題呢希望你去我們在考察的時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到那求證一下。
主持人:您請蔡校長過來了嗎?
任太平:那么五天之后,由天津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所長,王敏勤教授,陪同蔡校長來到沁陽考察,我當時給我們的市委書記,和市長匯報以后。書記和市長高度重視,開了個常委會,怎么接待,有誰陪,然后定教育局長,和分管教育的副市長全程陪同,中午是我們當時的市長陪蔡校長和王教授吃飯,晚上書記出面,因為時間關系書記陪他們兩個人吃飯,吃完飯以后我就問蔡校長,你說我和政府關系怎么樣,他就豎起大拇指說,看那樣你和政府的關系不是一般的好,是十分的好。第二個問題,也就是當時他提第三個問題了那么你的企業經濟效益,在2006年的時候他來考察的時候是8月份,2005年我們當年交稅交了570多萬。向國家當地交稅,我們生產的產品呢,一個是專門給我們的國家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對裝備,防彈衣,防彈頭盔,防彈盾牌,防爆這些產品,專供裝備的,也給地方公安銀行提供這些裝備。第二呢,我們有當時比較大的防火板生產線,他看了以后覺得我們這個企業,科技含量經濟效益都不錯,蔡校長考察完以后,基本上達到他的滿意,
主持人:看得出你們也談的非常的投機,包括他來咱們沁陽實地考察也非常的滿意,這個時候蔡校長答應來了嗎?
任太平:初步答應,還要再來一次,時隔7天以后蔡校長又讓一個初中的校長,另外一個地方不是泰州的,是揚州的一個校長陪著他來了,因為蔡校長的普通話,確實是當時我們聽不懂,蔡校長三個孩子,有兩個孩子在美國一個是注冊會計師,移民美國在定居的,第二個是一個大學教授,兒子是大學教授,姑娘是注冊會計師,另外一個孩子呢,在南京煉油廠的中石化的,這樣子他叫他南京的那個兒媳婦,回到老家,參與直接給我們之間談這些事情。
到他們家我一看,那么多年的明星校長,全國十大明星校長,而家里面卻是十分地清貧。2006年了家里還是防著那個黑白電視機,他父親當時已87歲了,還種著兩畝稻田。
主持人:嗯,老父親還在種地?
對。我說蔡校長你當這么多年校長,憑你的工資家庭也不至于這種情況吧,他說原來掙的錢,辛辛苦苦供孩子出國留學,還有一屁股債,剛剛才還完。
我說你決定的情況,怎么樣?他說我基本上考慮好了,現在還需要給孩子們再商量一下。我就用我的手機,打通美國的電話,我給他們兒子姑娘分別打電話以后,兩個孩子的回答都很明了:“只要我爸高興,愉快,他愿意去哪里我們都支持他。”
主持人:孩子非常支持
任太平:因為我當時給蔡校長,講你的孩子在美國,這證明了教育是沒有國界的,也沒有省界的。第三個孩子的媳婦在這里,她也同意,這也為了考慮到蔡校長怎么能說動他,讓他真正地下決心要來,我就對他說,你在江蘇用你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理念創造了一個神話——洋思中學。能不能把這個教育理念,跳出江蘇,到河南去開花、結果,確實能證明你這種教育理念好,因為用這個方法是激將的方式,請將不如激將,關鍵是我們那兒,不僅僅有初中,還有小學、高中、幼兒園,這三個階段真正地把你的教育理念,徹底地貫徹實行,看看江蘇人能享受到這種教育理念,河南人能不能享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