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香花:真想為賽艇拼一把
2013/10/16 15:46: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美國短跑名將約翰遜的“興奮劑”事件,而這一屆奧運會對于中國軍團來說則是個“低谷”。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只獲得了5金11銀12銅的成績。
在這屆奧運會上,也有一位河南姑娘的身影,來自駐馬店的張香花參加了女子四人單槳和女子八人單槳兩個團體項目的比賽,分別獲得第二、第三名,實現了中國賽艇隊奧運獎牌零的突破。同時,這一銀一銅也實現了河南體育在奧運史上獎牌零的突破。
自1988年后,河南賽艇在國內開始占有一席之地,此后,劉麗娟、李洋、穆素麗先后參加了1996年亞特蘭大以及2004年雅典奧運會。今年,我省選手張亞歌也進入國家隊,這樣的成績對于河南這樣一個內陸省份來說實屬不易。
1988年后,張香花因為傷病淡出賽艇界,記者昨日聯系到她時,她剛剛帶隊員訓練完,“1988年之后的四年對我來說是難熬的四年,奧運會時我就是拖著傷腿參戰,雖然自己受了些苦,但取得一銀一銅的成績使我覺得非常欣慰,因為這不僅是中國賽艇的突破,也是亞洲賽艇的突破,此前的奧運會,亞洲國家還沒有進過奧運會的前八名”。此后,張香花的傷日益嚴重,骨質增生、風濕性關節炎使她每次彎腿只能彎到120度,“幾乎是廢掉了一條腿!”
張香花現在仍有一份雄心,“我時刻關心中國賽艇尤其是女子賽艇的發展,中國賽艇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去年在看城運會女子四人單槳比賽時,她們的成績是6分30多秒,要知道我們20年前就達到6分零幾秒了,我感覺國外的一些專業人士評論得很對,你不能只看成績,盲目地訓練,而是要理解賽艇,愛賽艇。要是沒有這條壞腿,我真想再為中國的女子賽艇拼搏一把!”
長年在外,張香花對家鄉有很深的感情,“每次比賽我都最關注河南的成績,我感覺河南這幾年水上運動項目發展得很快,但重點可能不在女子賽艇而在激流回旋等項目上,河南還是有很多有潛力的選手”。
1988年,帶著傷腿的張香花在國家隊20多人的各項選拔賽上名列第一,最后成功入圍奧運名單,并為中國賽艇贏得一銀一銅,那一年,她20歲。而今,40歲的張香花已經是武漢體育學院的副教授,正在為中國賽艇培養好“苗子”。 記者 王會杰【原標題:張香花:真想為賽艇拼一把】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0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