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董作賓:我國現代甲骨學與考古學重要奠基人

2013/11/6 14:28:19 點擊數: 【字體:


    董作賓(1895—1963),河南南陽人,原名守仁、號平廬、字彥堂。1926年在河南中州大學(河南大學前身)文學院任職。董作賓知識淵博,在古文字學、考古學、歷史學、古年代學、民俗學、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都有杰出建樹,尤其對甲骨學與考古學的科學研究有著劃時代的貢獻,是我國現代甲骨學與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1915年,董作賓考取縣辦師范學校,畢業后留校任教;1917年以后,游學于位于開封的河南育才館。獲悉甲骨文出現,他1923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師從王國維,開始學習甲骨文,1925年畢業獲史學碩士學位,任教于福州協和大學;1926年受聘于河南中州大學文學院,1927年赴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次年入傅斯年創辦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1949年后旅居臺灣。

  董作賓對河南大學考古學和歷史學專業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河南中州大學文學院講授語言學和史學兩門課程。他不拘泥于書本,善于旁征博引,擴大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獲取許多課本以外的新知識。1927年暑假,中州大學更名為河南省立中山大學。董作賓先生辭職離校。1928年12月,董作賓率先到河南大學作專題報告,介紹殷墟甲骨文發掘的重要成就。1929年秋,在殷墟遺址第三次發掘結束之后,中央研究院與河南省在殷墟發掘問題上產生了爭議,雙方在傅斯年、董作賓等的協調下,解決了糾紛,并達成了讓河南大學師生參加殷墟發掘的協議。其間,傅斯年也在河南大學演講,引起師生強烈反響。1931年11月開始,河南大學教授馬非百、張邃青、朱芳圃及史學系學生劉燿(尹達)、石璋如、許敬參等赴安陽加入了殷墟發掘隊伍。劉燿和石璋如等參加了此后11次殷墟發掘工作,他們后來均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考古學家。

  在考古學方面,董作賓首次主持殷墟發掘,開啟了中國現代田野考古的新時代,對我國近現代考古學的誕生有著重大的貢獻。1928年10月,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廣州成立,受傅斯年的委托,董作賓到安陽首次策劃和實施了對殷墟的科學發掘,并得到蔡元培院長的重視,從此拉開了中國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對殷墟的科學發掘的序幕,董作賓也被譽為“殷墟發掘第一人”。1928年至1937年殷墟科學發掘15次,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和第九次發掘,先后8次主持或者參加了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對殷墟的科學發掘,奠定了我國田野考古學的基礎,也培養了一大批考古學專家。

  董作賓是我國現代考古學的主要奠基者。1933年,他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創立了后來被長期使用的甲骨文斷代體系的“十項標準”和“五期”說,被公認是中國甲骨學史上劃時代的名著。他提倡歷史學與考古學研究的結合,是殷商年代學研究的先驅。鑒于董作賓對甲骨學的貢獻,學界把他與羅振玉(字雪堂)、王國維(字觀堂)、郭沫若(字鼎堂)一起合稱為“甲骨四堂”,是甲骨學史上劃時代的一代宗師。【原標題:董作賓:我國現代甲骨學與考古學重要奠基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2013年01月2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中國皮影藝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