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萬隆的戰斗:生死攸關(2)

2013/12/21 11:33:16 點擊數: 【字體:

  萬隆長出一口氣,只需要等待證監會的通過,就在此刻,“黑天鵝”出現了。

  “瘦肉精”給證監會出了道難題:涉及重組的集團資產如何估值?放行還是不放行?

  更受傷的是基金,2011年3月15日之前,共有41家基金公司148只公募基金持有雙匯發展34.25%的流通股(與前面提到數字差距較大),當時多數基金經理都篤信雙匯發展股價必能破百。

  雙匯發展緊急停牌之后,基金公司陸續對持有的該股票進行重估。興業、國泰、大成、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大多以70.15元,即1個跌停板為重估標準。其中華安基金對所涉基金按63.14元,即停牌后2個跌停進行估值。

  如果此時有人比萬隆還焦灼,很可能是興業全球基金總經理楊東。興業全球基金持有的雙匯發展倉位最多。截至2010年12月31日,興業全球旗下有3只基金合計持有雙匯發展2298萬股,其中兩只基金已遭大量贖回。有散戶向本刊透露,曾接到銀行銷售人員提示他們贖回的短信和電話。

  不過,3月15日跌停當天,買入和賣出的前五大席位均為機構專用,賣出金額最高席位一次性拋售合計8813.03萬元;最高買入席位成交金額為6245.69萬元,可見機構對雙匯發展的未來走勢大有分歧。

  萬隆素來珍視聲譽,特別是三點,其一,自己不貪。其二,管理透明。其三,產品質量靠得住。

  某次雙匯員工為聯歡晚會排練了一個節目,有一個寫意性的“拉纖”場面,以隱喻企業的艱難。導演準備讓纖夫光著上身,只穿一條褲子。審查節目時,萬隆說:這不中,做食品的不能光膀子,不衛生。第二天,節目組趕緊又讓人買了幾套服裝。

  這次“瘦肉精”事件,萬隆恰恰被撞中了最自信,也是最敏感的神經。

  他放出狠話:寧肯檢死,不能查死。他準備將“瘦肉精”的檢驗提高到國家標準之上,不再抽檢,而是頭頭檢驗,為此全年預計增加費用3億以上。

  更大的投入是在上游,雙匯目前自養生豬一年出欄30多萬頭,僅占全年屠宰量的2%。其余部分中,75%的生豬來自外部規模化養殖場,25%來自散戶。萬隆準備今后為每年屠宰150萬頭的屠宰廠配套建設一個養豬場,將自養生豬比例提高到30%,另有60%來自規模化養豬場,10%則由養豬合作社購進。

  雙匯的優勢集中在先進的屠宰工藝及設備,其高溫制品是“現金牛業務”, 在國內一騎絕塵,另外還有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不過,對上游原材料的控制卻比較松散,有投資者評價其對養殖實質性投入不大。

  萬隆不是不知道上游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重要,從2000年開始,雙匯就開始自建豬場,而且從培育種豬開始。但上游短板其實早有預警。2007年,國內生豬疫情頻生、飼料漲價,導致豬價高、豬源少,國內肉類行業面臨前所未有困境。2007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營業收入同比上漲超過35%,但毛利率卻同比下降了3.41%,主要就是因為上游成本加大。

  也許是由于改制的種種變化,雙匯減緩了強固上游的速度。上文中提到的農牧企業負責人推測,這或許也與外資進入相關,“資本要快速把業績做起來,搞上游見效慢,就搞下游。所以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根據2006年之后雙匯的慷慨分紅與高速業績,有人猜測雙匯與外資有“對賭協議”,萬隆曾對此予以否認。

  關鍵在于,從短期商業利益考量,大力開拓上游,不一定劃算。按照國際標準,肉制品加工企業原料肉自供率公認最佳比例在40%左右。雙匯離這個“高標準”還相去甚遠。

  “養豬算是低毛利。雙匯本來是個工業企業,現在迫于無奈向上游走。”某業內人士稱。肉類加工屬于快消品,現金流好、周轉快、資金效率高,而養豬則不然,屬于重資產,土地不好拿。由于環評問題,平原地區通常很難建大型豬場,再者要提防疫情,員工隊伍也不好建設,工資少了,沒人愿意養豬。

  “大資本養豬不一定合適,自己做未必就比和外面協同好。這里面有許多控制點,總回避不了農民這個環節,一定要研究與農民合作的模式。”上述人士分析說。

  萬隆這次不計成本構筑“防火墻”,并非僅是防守行為,也有進攻的意味。如果雙匯的安全標準成為行業標準,大批屠宰廠與肉制品加工企業根本難以承受。

  “雙匯一年40億-50億的利潤,增加幾個億的成本還能經得住,就算是3月份我還有1個多億的利潤,我就是要提高這個行業的門檻。”他說。

  這一應變舉措與2010年的郭臺銘有一拼。富士康發生連續跳樓事件后,郭臺銘一度也束手無策,后來不計成本全員大加薪,才控制住形勢,而加薪帶來的沖擊波令整個珠三角都為之震動。萬隆與郭臺銘,雖然產業不同,背景不同,管理風格不同,但兩人都有一股“狠勁”和“倔勁”,越是別人看他山窮水盡時,越要放手一搏。

  清明節之前,漯河當地一位官員上墳時偶遇雙匯工會部門的員工,她聽到對方正在墳前念叨:爹呀,您放心吧,“瘦肉精”的事真不是我們干的,已經過去了,咱雙匯又扛住了。

  墳前一縷青煙裊裊升起。

  “這確實是生死攸關的考驗。”萬隆在雙匯內部組織大反思。“我們過去做幾十億的企業,現在做到500億、600億,管理思路還用老一套,顯然不行。”

  他的“戰斗”還未結束,“一定要使管理水平能達到1000億的水準,達不到還要挨打。如果在實現1000億之前,再來這么一下,可就難說了。”

  附文

  雙匯“變身”記

  從國資到外資再到管理層控制,雙匯的“民營化”走過了一條精心動魄的道路

  文 | 本刊記者  何伊凡

  從2002年開始,雙匯管理層嘗試通過境內“海匯”、“海宇”兩家公司為平臺,進行改制嘗試。2002年中注冊的漯河海匯投資有限公司由萬隆等50名雙匯員工持股,先后參股或控股18家雙匯系企業。

  2003年6月13日,雙匯集團又將雙匯發展25%的股份轉讓給兩天前成立的漯河海宇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宇)。海宇自此成為雙匯發展第二大股東,它由16名自然人注冊成立,其中11位是雙匯集團的高管或中層管理人員,萬隆不在其中。

  此后三年海宇先后參股、控股投資了數家雙匯集團旗下贏利能力較強的公司,2005年它投資的7家公司所貢獻凈利潤高達1.07億元。

  通過“雙海”和其它內部平臺,實現曲線改制的方案,到2005年因種種政策限制已證明難以獨當大任。

  一般來講,國有企業改制有三條路徑:引入員工持股計劃;整體上市;外部民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華夏經緯網 2011-05-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