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新上的項目規模要大,屠宰能力每年要達到200萬頭,每天100~200噸的肉制品產量,年銷售額一般要達到30億~50億元,地方上的老廠規模小,還有的廠在市區,要改造達到我們的標準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雙匯“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從目前的規模化、工業化向現代化轉變,實現肉制品加工的高度自動化。我們南昌新建的工廠,高度自動化,自動開胸,自動雕肛,自動劈半,副產品可以在線整理,下一步我們會在鄭州、南寧、昆明、東北等全國范圍內上馬這種高度自動化的新生產線。
現在正在建的南寧、蕪湖、鄭州三個廠,自動化程度很高,預計明年可以投產。后年投產的有沈陽、長春、哈爾濱的工廠,新廠都是標準化的200萬頭屠宰能力,除了蕪湖,都是在省會城市。建這些廠的目的,是將那些人工做的、比較累的、不標準的,比如劈半,以前由工人用電鋸劈半,勞動強度大,噪音大,容易劈歪,里脊肉容易被破壞;改成機械手操作以后,減少人為因素,實現產品的標準化。
雙匯不搞低水平建設,不小打小鬧,堅持高起點、上規模、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則,推動肉類工業向規模化、工業化、現代化轉變。
雙匯堅持走大工業的發展思路,要建設現代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用工業化推動肉類工業結構的調整、安全控制模式的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跨越。未來5年,計劃每年投資50億元以上,每年新建4~5家現代化、規模化、工業化的肉類加工基地,使雙匯集團的年總產量從現在的300萬噸到600萬噸,年銷售收入從500億元發展到超1000億元,把雙匯做專、做精、做大、做強,推動中國肉類工業上臺階,為發展現代肉類工業做出貢獻。作者 胡軍華【原標題:萬隆:肉類工業需要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