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全運會上,被寄予厚望的小將郭耘菲在首輪就意外出局,這次失利讓她記憶深刻。而前天在亞運會的賽場上,依然肩負著奪金重任的郭耘菲,終于成功奪取亞運會跆拳道67公斤級的金牌。當勝利來臨的那一刻,郭耘菲興奮地將自己的紅色頭盔高高拋向空中,接著又一下子撲到了教練的懷里,一年多來的郁悶這時一掃而空。
奪冠之路 勇闖三關
根據賽程安排,要想成為亞運會跆拳道的冠軍,運動員必須連闖三關,從下午兩點四十五分的四分之一決賽開始,直到五點整的決賽。兩個多小時內,三場高水平的對抗,對運動員的體能、技戰術水平以及斗志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一貫善于運用反擊旋踢等反向動作的郭耘菲,這次在亞運會上有了新的“殺手锏” 下劈。這在跆拳道比賽中是最直接有效的進攻技術,因為下劈踢中對手的頭部,一次能得3分,而其余進攻軀干等有效部位,得分只是1分。
首場比賽,面對越南選手朱黃耀靈,郭耘菲就兩次利用下劈踢中對手頭部,最終以6 4較為輕松地取得勝利。半決賽中,郭耘菲的對手是同樣具備了奪冠實力的韓國選手姜寶賢,三局比賽兩人都是在謹慎的防守中度過。眼看比賽就要進入加時,郭耘菲再次利用“殺手锏”,“絕殺”了對手闖入決賽。
決賽的首局,郭耘菲和對手都沒有得分。在第二局,郭耘菲的“殺手锏”同樣奏效,3 0的領先優勢徹底打亂了伊朗選手帕麗薩·法爾西提的進攻節奏。此后,穩守反擊的郭耘菲沒有讓對手抓住自己的破綻,成功的以4 2的總比分奪取了這塊金牌。
完善技術 超越自己
三場比賽,總共得了13分,其中有12分都來自于下劈。賽后,伊朗選手也是連連稱贊郭耘菲的下劈很扎實。
不過,在賽場邊一直關注比賽的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巖對郭耘菲卻有著更高的要求。“小郭還不像當年的陳中那樣有絕對的優勢”,李巖表示,“如今的跆拳道比賽,已經從一味求穩,向著快、全、連、變、準,以及更高(指踢頭)的方向發展。相對來說,郭耘菲的進攻技術還是單一了些。”
對此,郭耘菲也有著清醒的認識,賽后她就表示,除了身高腿長,在身體上有一定優勢外,她在動作的靈活性和連貫性上都還有弱點。“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地來完善自己的技術,實際上每一場比賽,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讓我認清自己的不足。”郭耘菲說,她最欣賞的就是跆拳道蘊含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年的失利和今年的奪冠,讓她對這一精神體會更深。
陽光可愛“90后”
低調謙和“小陳中”
本報記者 方 舟 李 悅
“郭耘菲,加油!郭耘菲,冠軍!”前天下午,在廣東體育館跆拳道賽場。當女子67公斤級決賽一開打,看臺上一位中年男子,就站起身來,帶動觀眾為郭耘菲加油。賽后,記者找到了這位觀眾。他說自己姓梁,是一位廣州市民,之前并不認識郭耘菲。“這個女孩子特別陽光,她的笑容不但感染了觀眾,連她的對手都被她感染了。”
賽后的新聞發布會還沒開始,坐在臺上的郭耘菲,與獲得亞軍的伊朗選手帕麗薩已經“聊”得熱火朝天。會后,好奇的記者們紛紛追問,你們怎么聊的,都聊了什么?“用英文加上手勢,互相稱贊對方唄。”郭耘菲的一句話,把大家都逗樂了。
“你剛才說有很多偶像,能舉幾個例子嗎?”面對記者的追問,郭耘菲頑皮一笑,說出了兩個答案:科比、劉翔。第一個答案讓記者們有些意外,郭耘菲解釋說:“因為我練過籃球,所以喜歡科比。至于劉翔 我可沒練過跨欄。”這句話,又讓記者們樂開了花。
出生于1991年的郭耘菲,身上又有著超越同齡人的低調與謙和。比賽剛結束,郭耘菲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否知道自己被稱為 小陳中 ?”郭耘菲認真地說:“我很榮幸被這樣稱呼,也會努力接好班。”賽后新聞發布會上,每次回答問題前,郭耘菲都會先向記者和翻譯說一聲“謝謝”。當記者先后向她和亞軍選手提問時,她很有禮貌地請亞軍選手先回答。
“感謝”,是郭耘菲說得最多的話。感謝家鄉河南省體育局對她的支持,感謝家人和領導、老師,郭耘菲還特意感謝了國家隊的每一個人,她說:“每個人、每一次比賽對我幫助都很大,我憧憬每一次比賽,特別是倫敦奧運會。”
女兒練了九年跆拳道
父親自學成“專家”
亞運會前,郭耘菲說自己有個小小心愿:打好亞運為爸爸爭光。前天,郭耘菲實現了這個心愿,在她奪冠的那一刻,她的爸爸就坐在看臺上。
郭耘菲的爸爸叫郭士友,是省體育局的一位中層干部,年輕的時候曾是一名排球運動員,而郭耘菲的媽媽年輕時打過籃球。因為都是“老體育人”,郭士友夫婦了解體育對孩子成長的好處,也更知道走職業體育道路的艱辛。所以,當10歲的郭耘菲,在業余體校“玩”了三年籃球,被來河南選材的國家跆拳道隊教練陳立人相中時,他們夫婦不禁有些猶豫。
一個女孩子,年紀這么小,就要遠離父母,去從事一項他們都不甚了解的項目,叫他們怎么能放心。但是體育人特有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讓他們還是毅然把孩子送到了北京體育大學。
從此,郭士友開始關注跆拳道,長期訂閱跆拳道專業雜志,請陳立人、賀璐敏等教練推薦專業的書籍。女兒練了九年跆拳道,郭士友也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九年相關的知識。結合自己從事體育管理工作的經驗,郭士友逐漸成了一位跆拳道運動特別是訓練管理方面的專家。他還應邀為全國的跆拳道教練員培訓班上過課。
對跆拳道的關注,讓郭士友和女兒有了更多共同的話題,也讓父女倆的心更近了。盡管沒告訴女兒,他會來廣州看比賽。但前天賽后,郭耘菲還是第一時間在看臺上找到了爸爸的身影,她向爸爸深鞠一躬表達感謝。“謝謝父母發現了我的潛質,并把我送進了一個強大的集體。我愛他們,我愛所有人。”郭耘菲深情地說。【原標題:一腳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