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安陽小吃內黃灌腸

2014/4/29 9:09:46 點擊數: 【字體:



    原來灌腸不是肉,所謂灌腸,其實是將腸子洗凈,用40%的面粉,60%的豬血,拌成汁灌入腸內,將腸子兩頭用細繩子扎緊,然后將其放入鍋內煮熟的一種食品。制作灌腸時先將豬血放入30%的鹽水溶液里,用木棍攪拌,不使凝固,然后再和四比一的稀水面汁混在一起,分批適量地灌入洗凈的豬腸之中,待其血槳、面汁之混合體在腸內凝固后,即可放入水鍋內用小火溫煮。
 
     賣灌腸的師傅告訴我,灌腸的制作很有學問:灌腸選用的豬血必須是“中間血”,鮮而不腐;最正宗的灌腸要用紅曲水調制面糊,并加入丁香、豆蔻等10多種香料;和面時要由硬到軟、由稠到稀,用手漸漸掌出其精;煮腸子時要用針剌腸,使之冒出氣泡,以免腸衣破裂;灌腸煮好后用手拖腸將之剖片,要剖得中間厚兩邊薄且片片厚薄均勻,這對工具和手藝都有要求。我看師傅所用的剖片工具乃是一根鋸條。
 
    將灌腸剖片后,煎著吃的叫煎灌腸,直接澆上蒜汁吃的叫燒灌腸,其實是“筲灌腸”,慢慢的走音成了燒灌腸。燒灌腸色澤粉紅,味道清淡,趁熱吃最佳,吃起來入口光滑,香辣韌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灌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麥淀粉、醣類以及微量鐵、鈣、鉀、鈉等成份,大有補血、健脾、壯筋骨等功能,燒灌腸還有清腸清脂的功能。好吃、營養又不貴,所以灌腸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它不僅是街頭路邊的隨興小吃,也成為各大飯店的招牌旺菜.
 
    灌腸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早在明萬歷年間的《酌中志》和清乾隆年間的《都門竹技詞》中便記有“爆肚油肝香灌腸”和“灌腸紅粉一時煎,辣蒜咸汁說美鮮”等詩句,說明了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據說以前賣灌腸的人,把灌腸煮好以后放在筲(一種用竹子或木頭制成的桶)里,擔著沿街去賣,所以叫做筲灌腸。現在,社會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就把筲換成了保溫桶,可仍管它叫筲灌腸——燒灌腸。
 
    內黃灌腸的歷史以邱家為最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內黃南街邱秀山的曾祖父,原以殺豬賣肉為業,這位邱姓老人因常去縣衙送肉,不斷看到廚里放著一些外來菜品,有香腸、粉腸等,都是豬肉、豬腸經過加工配制而成的,這位老人從這里受到啟發,他特意去安陽買了一截粉腸研究,在其侄子的幫助下,開始了自己的發明制作,終于制成灌腸上市。
 
    如今,灌腸的用料并不拘于一格:有的舍去豬血獨以面粉灌腸;有的把面粉替換成蕎麥粉、綠豆粉、紅薯粉、玉米粉;也可以是多種粉摻在一起。有一種純白薯淀粉做成的灌腸,淡雅的顏色,很是漂亮,味道也很清新,但總覺得不是灌腸。灌腸就應該有豬血的腥鮮味兒,有著吃飽喝足了的休閑感;灌腸就應該是黑黑的,有著深諳底層人民饑飽的清官象。灌腸的黑,黑里透紅、紅里透黑,是最健康的黑。灌腸不比黑巧克力、黑咖啡,它是屬于平民百姓的另一種優雅,是一心一意認真生活的特別享受。欲罷不能內黃灌腸,你是否還沒有嘗過?(原標題:安陽小吃內黃灌腸)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安陽新聞網(2010-04-0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