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洛陽牡丹紅茶宣告問世并進入本地市場,近日,不少市民通過網絡、熱線電話,詢問牡丹紅茶相關情況,許多茶商及業內人士均看好牡丹紅茶的發展前景。
味道醇美香濃 發展前景廣闊
從牡丹紅茶上市以來的銷售情況看,市場反響良好,特別是深受外地游客喜愛。
由福建、洛陽兩地生產的兩個品牌洛陽牡丹紅茶共有4種產品,既有適合技法沖泡的功夫茶,又有具有減肥瘦身等保健效果的功能茶。一般來說,茶葉沖泡五六次就會淡而無味,但洛陽牡丹紅茶采用高端工藝發酵,沖泡七八次仍味道香濃。目前,研制單位正在加緊研究更適合入茶的牡丹品種,爭取使紅茶味道更加醇美。
業內人士表示,牡丹紅茶不僅是牡丹花與茶的結合,更是洛陽牡丹文化與中華茶文化的融合。作為我國紅茶中研發成功的首個調制花茶,牡丹紅茶打破了此前我國只有茉莉花茶一種調制花茶的格局。加之參與研制的祥和公司已具有一定的牡丹茶研制經驗形成規模市場和銷量,所以,不論是自身優勢還是環境優勢,都為牡丹紅茶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市茶葉市場 總體供大于求
近年,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茶類飲品的需求和檔次也不斷提升。在我市一些茶葉批發市場和零售店內,各種各樣的茶葉擺滿貨架。一名批發商說,目前,我市茶葉市場經營品種范圍非常廣,幾乎涵蓋了全國各地的品種。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我市茶葉消費人群數量長期以來無明顯變化,消費群體仍以中高收入人群為主,茶葉價格偏高限制了低收入群體的購買能力。再加上茶葉產地多位于南方,不少北方人沒有將茶作為日常生活消費品,以至于造成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
走訪發現,我市目前茶葉消費主要以綠茶和花茶為主。一位茶店老板介紹,綠茶的銷量大約能占2/3,紅茶的品牌較少,往往“少人問津”。業內人士稱,紅茶因性熱、有暖胃功效,就北方而言,常常只有在冬季受一部分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扶持龍頭企業 走品牌化之路
記者在西苑路一家茶店看到,該店以銷售普洱茶為主,附帶經營鐵觀音和信陽毛尖。店老板介紹,他們屬于某品牌洛陽專賣店,公司實行產銷“一條龍”,產品分高、中、低檔,既能有效兼顧各階層消費群體,也能適應市場變化規律。目前,這種產銷一條龍的品牌茶店在我市數量并不多。
但從洛陽情況看,茶葉市場可謂品牌林立,但是沒有拳頭品牌。由于缺乏龍頭產品的帶動作用,茶葉市場整體銷售顯得“溫吞水”。
牡丹紅茶的問世,引起了許多洛陽茶商的興趣。我市正在計劃發展茶葉種植,牡丹紅茶的問世,必然為本土茶葉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經營好這一本土品牌,不僅能樹立洛陽茶葉的市場地位,也將為洛陽茶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業內人士表示,打造“洛陽牡丹紅茶”品牌,應按照統一質量標準、包裝規格和宣傳方式,研發系列產品;選擇有實力、有積極性的龍頭企業,創立獨有的茶葉品牌;在發展之初,就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運作。此外,還應做好茶產業整體發展規劃和,使之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的道路快速發展。(魯博)(原標題:牡丹紅茶,洛陽茶市發展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