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 現金結賬是難點
農民說,和超市接頭難,就是接上頭的,超市要發票,農民也很作難
方式1:進城直銷,累!
“自己拉瓜到城里外環賣,老累,老費勁,也不好賣!”昨天上午,中牟縣刁家鄉牛家村村民王松根談起自己這些年進城賣瓜的經歷仍是嘆氣聲連連。“大熱天,睡馬路邊,辛辛苦苦掙的賣瓜錢,二半夜被人摸走。有時拉一車瓜進城,3天都賣不完,最后只得賤賣。”
王松根家今年只種了3畝露地瓜。每年他都是自己開著農用三輪到中牟周邊賣,遠一些就跑到鄭州外環,自己進城賣能多掙幾個錢,比賣給瓜販要強一些。
方式2:賣給瓜販,賤!
中牟縣姚家鎮念羅村農民盧永記種植的是大棚瓜,等不到大批量露地瓜上市,盧永記家的大棚瓜就被一些來自周邊及鄭州地區的瓜販,親自下地拔起瓜秧,裝車拉往鄭州銷售。
盧永記說,讓瓜販親自下田間拉瓜,不需要自己運輸,只是價格會稍微低一些。前天早晨,一位鄭州的瓜販以1.4元一斤的價格,購買了一車大棚西瓜。
中牟縣韓寺鎮小辛莊的瓜農李福軍說,賣給瓜販比自己直接進城少賣一半錢。
方式3:農超對接,難!
農民:和超市接頭難
“農超對接”雖然是雙方所期待的銷售方式,但是現在農民與超市的聯系并不順暢,缺少橋梁。
王松根聽到大河報記者提到“農超對接”顯得很興奮:“如果有超市需要貨源,我當然愿意供貨!只是,不知道哪里需要。”
同樣,姚家鎮念羅村村民盧永記也希望可以將西瓜直接送進超市,但是一些超市結算時,會向農民索取發票,農民賣的都是自家瓜,基本沒發票,只能選擇賣給瓜販。
經紀人:超市現金難
中牟縣韓寺鎮小辛莊的倉軍樂具有雙重身份,一個是農民,一個是負責為西瓜成熟的農民牽線賣瓜、組織收購的“經紀人”。“農超對接”的新型方式,倉軍樂去年還做了嘗試。“很多超市不結現金,俺們農民可作難。”倉軍樂說,去年他接觸的一家超市,采用的是“上打下”的結算方式,下一車瓜拉來了,才給結上一車的錢,還不給現金,“超市不承擔風險,風險全給了農民”。
超市:彼此相信難
6日晚上,大河報記者來到位于經三路附近的華潤萬家超市,專門負責水果銷售的一李姓工作人員說。去年曾與兩位固定的農民嘗試對接。“我們也希望直接與農民對接合作,很方便,瓜也新鮮,節省了運輸成本。但現在貨源短缺,彼此顧慮,還是信任問題。一般超市無法實現現金結賬。”
鄭州丹尼斯百貨有限公司大賣場蔬果處的負責人任俊峰說,讓瓜農和經紀人糾結的結算問題,在他那里并不存在。
任俊峰說,他們和瓜農的直接接觸始于五六年前,后來丹尼斯和中牟縣的一些瓜農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一開始互不認識,都是現金及時結賬,現在都熟了,彼此信任,瓜到后兩三天把瓜錢打給瓜農。”
商務局:愿為農超對接解難
鄭州市商務局運行監測處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農民有需要,商務部門會為農民提供超市的聯系方式,幫助農民和超市建立聯系。
牽涉修路 賣瓜政策醞釀中
去年通行證發了三百余張,農民憑身份證和行車證即可辦
去年發了三百余張通行證,三輪農用車不能辦
中牟縣農委辦公室主任陳中慶告訴大河報記者,往年,從批量上市開始,到7月底西瓜銷售結束,中牟縣和鄭州市的交警部門會聯合,向有進入鄭州市區賣瓜需要的農民,發放車輛通行證,農民憑身份證和行車證即可辦理。
陳主任說,通行證的數量沒有限制,去年一共發放了三百余張。不過也有一定的條件限制,車輛嚴格限定在四輪廂貨、輕卡,三輪農用車是不能獲得通行許可的。
去年西瓜進城政策:
200戶以上家屬院要開辟直銷點
在2012年5月10日印發的文件《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西瓜銷售服務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中明確了相關單位“點”和“線”的工作職責。
點:西瓜進城在哪兒賣?由鄭州市內各區政府、辦事處、社區合理規劃和布局轄區內的社區便利店、西瓜直銷點,負責西瓜銷售進社區、家屬院。“意見”中還明確規定,200戶以上的家屬院都要開辟出專門區域安放西瓜銷售直銷點。同時,鄭州市供銷社在城郊四周規劃租賃4個臨時西瓜批發市場。
線:西瓜進城怎么走?“意見”中規定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對西瓜運輸車輛進行引導、服務,由鄭州市、各區兩級城管執法部門負責禁止農用瓜車占道經營。
今年具體政策正在醞釀中,牽涉修路還要再等等
至于今年的政策會不會有所變化?鄭州市供銷社辦公室主任鄧德鄰表示,具體政策正在醞釀中,估計沒有太大變化。而鄭州市西瓜銷售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到西瓜大量上市時才會設立并開展工作。
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的工作人員則表示,今年鄭州市很多地方都在修路,情況可能會比較復雜。具體工作怎樣安排、是否會有變化、會不會像去年一樣繪制西瓜地圖等,還要等市政府最終下文通知。(原標題:省會望眼欲穿 中牟西瓜“猶抱琵琶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