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須眉 香菇種植能手率先走上致富路——記盧氏縣東明鎮優秀創業女性雷花麗
在盧氏縣東明鎮后河村五組路邊一片空地上,一座座香菇棚整齊排列,一間間藍白相間的活動房格外醒目,院中一位個子不高卻精明能干的年輕女子在和前來收購香菇的外地客商洽談銷售事宜,她就是雷花麗,今年38歲,三年前,她還是張麻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如今,她已是遠近聞名的香菇種植能手和“清香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董事,在東明鎮乃至城區周邊,提起雷花麗,總有人伸出拇指夸贊為“香菇王”“女強人”。
為了夢想,選擇走香菇產業致富路
人有夢想而偉大。雷花麗是個要強的女人,自1998年和丈夫結婚后,就一直夢想著靠自己的本事,讓全家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雷花麗在一家企業工作,效益一直不好,而丈夫靠修車打零工維持家用,兩個孩子的相繼出生更是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愈加拮據,要強的花麗決心靠創業來開辟一條致富之路,丈夫是瓦窯溝人,瓦窯溝家家戶戶種植香菇有經驗,花麗就與丈夫商量著用其所長,來發展香菇產業,走致富之路。通過充分思考、分析和市場調查,下決心發展香菇產業來實現致富之夢想。
成就夢想,一路艱辛一路歌
思路決定出路,既然選擇了發展香菇產業來圓致富之夢,說干就干。租地、籌資、建房、搭棚、運料,雷花麗和丈夫迅速干了起來。
出于對香菇生長環境的考慮,雷花麗將廠址選在風小且溫度適宜的后河村,在后河村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租地還算順利,可讓雷花麗想不到的事預計投資30萬元就想投產的預備資金在項目還沒有進展到三分之一就用完了。資金短缺成了雷花麗夫婦面前的最大難題,然而性格倔強的雷花麗在困難面前卻表現了堅定的信心。“我不害怕,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到目前為止,在香菇產業項目上已爭取資金和投資額已達100余萬元。
雷花麗夫婦很清楚,技術是否過關才是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為此她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從南陽高薪聘請了技術員。香菇種植看似簡單,實則程序繁雜。從裝袋到出菇,一袋菌棒要過手二十多遍。而拌料、驗袋、滅菌、點菌等幾個關鍵環節更是容不得絲毫馬虎,每每此時,雷花麗都會嚴格把關,忙時通宵達旦,幾乎成了她的家常便飯。“如果驗袋時沒有發現袋爛了,就容易感染雜菌。滅菌時,消毒不好把雜菌帶到接種箱里,就會壞袋,造成損失”雷花麗說:“就怕有個閃失,就像看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從2010年9月開始,整理場地,建生活用房、通水、架電,雷花麗夫婦馬不停蹄,僅這些配套設施建設就一直忙到年底。2011年正月,當別人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時,她和丈夫就開始忙活了。養菌、上架、刺孔,盡管雷花麗雇了工人,可她依然忙得不亦樂乎。“這些活兒說起來好像很容易,可這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親手干過了才知道。”一臉疲憊的雷花麗平靜的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辛苦努力,她們的第一茬菇終于在2011年國慶前夕上市了。由于雷花麗的鮮菇量大且質量好,很快贏得了外地客商的青睞,在鄭州、洛陽、西安等大型批發市場,更是供不應求。銷售旺季,雷花麗每天出售的鮮菇就可達6000余斤。一年多的辛苦終于換來了收獲的喜悅,截至目前,雷花麗夫婦10萬袋香菇銷售額已達100多萬元,實現凈利潤40余萬元。她終于嘗到了成功的甜頭。
在致富的過程中,雷花麗沒有忘記附近村民,她優先安排本村30余名婦女長期在廠里務工,旺季工人收入都在千元以上,為工人創造收入30余萬元。
放飛夢想,滿懷豪情迎接明天的希望
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雷花麗,不滿足個人的致富,她要用自己的成功來感染身邊的鄉鄰去實現共同致富的愿望,她滿懷豪情熱心幫助左鄰右舍。在她的幫助和影響下,周邊地區的鄉鄰相繼走上了發展香菇產業致富之路。自2011年6月,創辦“清香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以來,當時只有五、六戶發展壯大到現在63戶。目前有40余戶在積極申請加入合作社。
在發展食用菌香菇產業的過程中,雷花麗不但探索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還帶出了一批優秀專業戶,如后河村權紅章、靳留成、胡代濤等,這兩年他們生產的香菇產量高,質量好,收入大。均成為致富帶頭人。
作為香菇種植能手,她沒有忘記鄉鄰,一人富不算富,她想讓身邊的鄉鄰也富裕起來,為了體現專業合作社的優勢,雷花麗在自己食用菌示范場辦香菇技術培訓班,三年來,共培訓一百五十余人次。清香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2011年被確立為河南省重點職業中專“食用菌實習基地”。2012年被河南省電視臺評為“綠色種植先進單位”。
截止目前,雷花麗的香菇廠總投資已達12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80余萬元,現有倉庫、冷庫、烘干車間、菌種室、生活用房等10余間,香菇棚88座,年實現產值100多萬元。
創業成就夢想,付出總有回報,面對今后的發展,雷花麗豪情滿懷,她說下一步她準備向有關部門再爭取點資金,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除了擴大種植規模,她還想利用我縣充足的香菇資源,進行深加工,為鄉親們帶來更多的實惠。(原標題:雷花麗:巾幗不讓須眉 香菇種植能手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