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的致富能力,加快富民強鎮步伐,新蔡縣棠村鎮把發展紅薯“三粉”特色經濟作為“四輪驅動”的重要一輪,堅持以“兩提高一加快”活動為載體,以科技為先導,以效益為中心,走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加快了“三粉”產業發展步伐,增強了鎮域經濟實力,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
加強科技培訓,提高了農業科技貢獻率。為壯大“三粉”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棠村鎮定期開展紅薯系列種植技術和“三粉”產業加工系列知識宣講培訓,多次邀請縣農業專家和紅薯種植專業能手深入田間地頭為群眾開展紅薯育苗、栽培、田間管理、產品儲存、“三粉”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宣講培訓,并廣泛推廣了紅薯地膜覆蓋種植、機械打垅、機械收獲、機械制粉等新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紅薯種植和“三粉”產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了專業化生產水平。為提高農民發展優質紅薯種植和“三粉”加工的積極性,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和幫助下,該鎮成立了紅薯種植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實行五個統一:即“統一育苗,統一打垅,統一地膜覆蓋,統一收獲,統一加工淀粉、粉條”,目前專業合作社已發展社員56戶。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該鎮今年新建了面積2200畝的無公害脫毒紅薯高產示范基地項目1個,引進三個脫毒紅薯新品種16萬斤,全鎮新增了紅薯種植大戶210戶,推廣了地膜覆蓋種植紅薯1800畝,全鎮的種植優質紅薯種植面積達到了1.36萬畝,畝增效益1200元。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進一步提高了農業專業化生產水平,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
培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了棠村“三粉”品牌。為做大做強棠村“三粉”產品品牌,加快“三粉”加工特色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棠村鎮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著力培育“三粉”加工龍頭企業,并采取“企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三粉”產業鏈條。截至目前,全鎮的“三粉”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8家,可年生產粉條1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億多元。2011年,該鎮又成功引進了總投資3000萬元的紅薯制品生產項目,目前已入住新蔡縣工業集聚區,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了棠村“三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棠村的“三粉”產業獲得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