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第一的全真教主王重陽仙逝后,各路英豪奮起爭奪《九陰真經》,天下武林大亂——這是串起《射雕英雄傳》的一根紅線。
歷史上,王重陽是個“文武雙進(士)”的杰出人物。作為全真教的開山祖師和道教的中興之祖,他至今還有1000多首詩詞流傳于世。
王重陽仙逝于何處?《射雕英雄傳》里對此語焉不詳。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埋藏在古城開封。
“延慶觀很小,只有不到4畝的地盤,但千萬不可小瞧它!”開封市延慶觀繁塔文管所所長孫惠玲對記者說這番話時,底氣很足,“你想,現在的開封城下,埋著幾座開封古城。在這個城摞城的城市,連皇宮王府都被埋在了地下,當時‘廣袤七里’的延慶觀能在地面上留下一部分,已比皇宮王府幸運幾千倍了,這算個奇跡!”
“更奇的是,在帝王將相漸行漸遠的時候,因了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在延慶觀傳道、修行并仙逝于此的全真教開山祖師王重陽卻讓延慶觀漸行漸近于我們了。這不,規劃已經下來,延慶觀將籌資2800多萬元擴到17畝,要建重陽殿、丘(處機)殿等。還有,就是今年下半年整體抬升延慶觀玉皇閣這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把它從地下3米的地方抬出來,國家為此投了300多萬元。”孫惠玲說。
“其實,小小的延慶觀是個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的地方,不站在歷史的大背景下,是讀不懂它的。”話還沒說完,孫惠玲就站了起來,要記者離開延慶觀,和她到開封古城墻上,同讀延慶觀。
站在開封市西北角的古城墻上,望著漫天飛揚飄舞的雪花,耳邊飄來“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這一天,是2003年3月5日。
用來暖身的四兩二鍋頭剛一下肚,我就飄到了《射雕英雄傳》里——
“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于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你可知道五人因何在華山論劍?”郭靖道:“這個兄弟倒不曾聽說過。”周伯通道:“那是為了一部經文……”郭靖接口道:“《九陰真經》。”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紀雖小,武林中的事情倒知道得不少。那你可知道《九陰真經》的來歷?”
關于《九陰真經》的來歷,小說自有小說的說法;關于王重陽的死亡,小說自有其大話的地方。但南宋孝宗乾道六年暨金世宗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初四,王重陽在金國首都南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封無疾而終,卻是歷史。這件事的“物證”,就是丘處機為紀念先師王重陽而在其仙逝之處建造的延慶觀。開封延慶觀不僅是全真教的圣地和全國三大名觀之一,也是王重陽、丘處機遺留給我們的像《九陰真經》那般珍貴的國寶。
其實《九陰真經》的歷史,也像王重陽一樣,深埋在開封的歷史中,不為人知,甚至金庸迷們也語焉不詳。
《九陰真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姑且不說,因為那畢竟是小說中的故事。但《射雕英雄傳》中所說的黃裳,也就是《九陰真經》的作者,歷史上確有其人。
“《九陰真經》的故事,是從宋徽宗下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開始的,看,那就是他下詔的地方。”孫惠玲用手指了指不遠處的開封龍亭說,“不過,宋徽宗下詔時所坐的皇帝寶座,就是還在,也得在開封城地下8米的水土里了。這位篤信道教的皇帝在東京建造了數不盡的道觀,卻沒有留下一個。倒是普通老百姓建造的延慶觀,沒有為黃河水和歷史所淘汰!”
宋徽宗于政和三年(1113年)下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政和五年,朝廷設立了經局。在黃裳的主持下,這個經局刊印了許多道教經典,總稱為《政和萬壽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因刊印《政和萬壽道藏》,黃裳名氣沖天。金庸的小說中說,因為刊印《政和萬壽道藏》,黃裳“武功猛進”,而后作了《九陰真經》。小說上說得很玄乎,但黃裳到底寫沒寫過《九陰真經》,歷史上沒有記載。
北宋崇道,原為鞏固趙宋王朝,這和李唐一樣,本沒有什么不好。但徽宗卻把崇道之事當成了追求長生不老的事業。這廂皇帝犯糊涂,那廂金人卻兵臨城下;兆谶@位自稱天神下凡的“教主道君皇帝”,連同他的兒子欽宗以及全家婦孺,被金人“悉虜以去”,成為階下囚。但他還常常身穿紫道袍,頭戴逍遙巾,保持道士裝束……這時,我想他還一定會時刻懷念把其送上崇道不歸路的朋友——蔡京。
蔡京知道,這皇帝脫了衣服,也會和俗人有個共同的地方——欲壑難填。人有錢后希望有權,有權后希望更大,權力達到了頂峰,就希望永遠擁有這個權力,也就是長生不老。儒家沒有這個手段,釋家成佛又太難,道家的方法最簡單:煉個仙丹吃了就可以長生不老,還可以帶著自己喜歡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什么的。 這似乎也無可厚非,因為秦皇漢武都想過長生不老。不同的是,宋徽宗藝術氣質過濃,寫字畫畫踢球的他,拜倒在道家的門下后就長醉不醒,還讓道教教會冊封他為“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的想法是,當上教主,也就離長生不老不遠了。沒想到,他這一迷,比梅超風迷《九陰真經》還厲害,害了卿卿性命,毀了大宋江山。
就在宋徽宗執迷不悟的時候,公元1112年,也就是宋徽宗政和二年,終南山下一個據說在母親肚里待了24個月零18天的嬰兒降生了。這個嬰兒就是后來全真教的創派祖師王重陽。
王重陽本名王喆,孫惠玲說:“王喆因為喜歡陶淵明,改名知明。與陶淵明的愛好一樣,他也喜愛菊花。因為菊花在重陽節開放,王喆就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重陽子。王喆有沒有‘我花開后百花殺’的想法不得而知,但他創建的全真教一度風行于世卻是事實。 他最終選擇在菊香滿城的開封無疾而終,想來也是用心良苦!”
選擇死亡?是的。
宋徽宗信奉道教,為的是長生不老。而道家的中興之祖王重陽在公元1165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金世宗大定五年),即離他死亡還有5年時, 就在其詩中預言自己“壽命不過五十八”!
在國難當頭、“南渡君臣輕社稷”的大背景下,王重陽舉起全真教的旗幟,對道教進行徹底的革命,為的是留住中國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保存于宗教社會、民間社會。這實屬無奈之舉。
王重陽最著名的弟子就是丘處機。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里,丘處機算不上絕頂高手。但在歷史上,丘處機的名氣非常大。因為丘處機的庇護,許多中原人得以死里逃生。
丘處機靠什么救了很多中原人?是靠武功還是靠仙術?請看之二《丘處機救了多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