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實地采訪證實了網友的發帖內容,館長楊九卿解釋說,網友反映的兩處破損地方正在維修改造中。此外洛陽文物管理局證實該處建筑亟須修繕,但文物維修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
【事件】網曝“洛八辦”房子快坍塌
9日下午,網友“索易”在洛陽某論壇發布了一則名為“‘洛八辦’房子快塌了”的附圖帖子,3張圖片顯示,“洛八辦”西側一面墻壁微微向外凸出,由5根木樁抵住支撐,另外一處房屋的大半墻體已坍塌斷裂,幾成危房,由兩根柱子支撐。此帖一發出就引起眾多網友關注,截至昨日下午5點,此帖已被閱讀近3000次,不少網友都在評論中呼吁主管部門予以關注。
昨日上午,記者趕往位于九都路與風化街交叉口的“洛八辦”紀念館實地采訪,看到該館西院西山墻南側部分已向外鼓起一個大包,從側面看就像人體隆起的大肚子,凸出的墻體被5根木樁抵住支撐,墻上有“危險請勿靠近”的提示牌。隨后,記者在“洛八辦”景點“處長室”附近看到,“處長室”與北側展覽室之間近10平方米的空地上散亂地堆放著方磚、瓦片等建筑材料,空地東側建筑物的支撐外墻大部分已不存在,房頂由兩根碗口粗的木樁支撐著,該建筑與展覽室的墻體交界處已灌上水泥漿,建筑物底部的腳手架、梯子等工具顯示此處建筑物正在施工修繕,但沒有見到施工人員。
“我是去年9月份來的,當時就見到木棍支著西山墻,看著挺危險。”館內一名保潔人員告訴記者。
【回應】兩處“危險”建筑正在修繕
據了解,“洛八辦”館內保留有劉少奇住室、電臺室、處長室、豫西省委會議室、警衛排住室等革命遺跡,目前該紀念館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3A級旅游景點”,也是洛陽市唯一對外開放的革命舊址紀念館。
既然是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建筑物怎么會出現墻體傾斜和危房的狀況?帶著疑問,記者聯系到“洛八辦”館長楊九卿,他解釋說,網友反映的兩處快坍塌的景點分別是東院的東山墻和西院西山墻,兩處景點目前已開始維修。由于年代久遠,半年前東院東山墻出現傾斜,他們當即擬訂了維修方案,并上報給洛陽市文物管理局等相關部門,一個月前,他們開始拆除東山墻,兩天前工人完成了在墻內穿插鋼板及灌漿工作,繼續修繕要等水泥干透后,預計春節前完工。
關于西院西山墻用木樁支撐的問題,楊九卿解釋說,2011年9月他們就發現該墻出現了凸起現象,因為墻體沒有進一步惡化,當年12月,他們采取了木樁支撐的加固措施,并張貼了“危險請勿靠近”等安全標志,等春節過后,他們便開始西院西山墻的修繕工作。
【疑問】“大肚墻”發現一年多緣何維修難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1985年,八路軍駐洛辦事處舊址被辟為紀念館,但紀念館的舊址建造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磚木結構的民宅院落已歷經150多年的風風雨雨,古建筑本體因自然風化、地基下陷等因素存在程度不等的墻體變形、返潮酥堿和結構開裂等現象。近年來,為避免損害進一步惡化,“洛八辦”已制訂相應的加固修繕方案。
“為確保正常開放,同時兼顧游客安全,我們對修繕施工按照東、西兩個區域分別進行,等東院墻施工完畢后,再對西山墻展開修繕。”楊九卿介紹說。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東院的危房正在維修中,但是問題相對嚴重的西院“大肚墻”發現更早,為何至今沒有動工徹底維修,只是做暫時性的處理呢?洛陽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仵榮全受訪時說,“洛八辦”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建筑維修時很慎重,需要經過專家論證、設計出維修方案、聘請有資質的施工方以及報批各級管理部門等環節,另外,對于維修資金的審批也很嚴格,“不同級別文物報批的主管部門也不同,目前‘洛八辦’的維修事宜已在籌備中,會盡快完成維修工作。” (記者邵可強實習生趙攀明文 見習記者王亞鴿圖 )【原標題:曝洛陽“八路軍辦事處”房子快坍塌 回應:正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