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感悟春秋樓

2012/4/11 8:58:07 點擊數: 【字體:

 
    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感謝春秋樓,讓緣找到這樣一個定點,使我可以站在這樣的點上感懷追思,圓了一直以來的那個夢。很早就見過他,在各家的門上,那時不更事,也不識字,人人都說他是無所不能的神;會玩畫票了,又看到他,換來換去,只知道他比好多畫上的人都厲害;會看連環畫了,還是有他,慢慢知道關于他的一些事情;及至懂得《三國演義》了,這才算真正知道了他。   
      
    長髯飄動,目光炯炯,勒馬提刀,挺風而立的形象就這樣定格于腦海中,在心里,在夢里一直轉。有一陣子著了魔,一頭扎進圖書館,搜尋關于他的一切。有一種人,一旦接觸他的身影便揮之不去,從未試圖抓住你,你卻硬要徘徊于他左右不離不棄。于我,關羽就是這種人。有的地方,因為一個人而遠近聞名;有的人,因為一個地方而名垂千古,但關羽和許昌卻成就了彼此。歷史上說關羽死后“頭枕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里,功在許昌”。雖然他只到過許昌兩次,但他一生中最為光彩的華章都是在許昌寫就的。《三國演義》,因為關公而變得更加津津有味;而河南許昌,又因為《三國演義》人盡皆知。“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該是為一直的念想找個出口的時候了。  
        
    已經入冬,春秋樓里的柏樹仍是常青。進入春秋樓,關羽夜讀《春秋》的塑像就一下入了眼。類似的甚至相同的塑像已經看過不下百次了,但這次卻與以往不同,他側身而坐,左手執《春秋》,右手捋髯,目不轉睛,若有所思,赤褐色的臉龐似乎沒有任何表情,卻藏著難掩的愁思。春秋時代,篡位弒君頻頻發生,孔子刪定《春秋》就是對“亂臣賊子”口誅筆伐,提倡“忠”、“義”。東漢后期,獨尊儒術,忠義思想深入人心。關公一生看得最多的書便是《春秋》,他以武將之身,用自己的行為對儒家的教義進行了最好的闡釋,而關公的千秋大義皆緣結許昌,這形成了很奇妙的事實,孔子說了一輩子的忠義,讓關公給實施了,這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也成為漢文化圈里最受崇拜的人物,中國許多的廟里供奉著這文武兩個圣人。  

    下邳戰敗后,關公暫降曹操,寓居許昌。曹操惜才愛才,對關羽更是用心良苦,既贈袍子又贈千里赤兔馬,正如他自己所唱“十二載侍關羽,我心神用盡”,不料卻得關羽“吾愿隨兄(劉備)從于地下”。曹操一番苦心卻只能慨嘆“仁者之人也”。及至赤壁之戰,曹操逃走華容道,關羽才報了曹操知遇之恩,在和諸葛亮立下生死狀的情形下,放了曹操一馬。人說忠義兩難全,關羽或許做得不是最好,也稱得上很好了,正如門旁楹聯所書“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  
      
    春秋樓景區建筑除了關羽“秉燭達旦處”春秋樓外,還有內院,至于為什么是“一宅兩院”也有說法。據《三國演義》載,關公降曹之時有三個條件,其中之一便是“二嫂嫂出,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皆不許到門”。別人不能到門,關公自己自然更不到,為了避嫌,他將一宅分為兩院,和兩位嫂嫂分開居住。為了消除兩位嫂嫂的憂愁,關羽早晚必向其請安,但請安卻并不到皇嫂居住的內室,于是便有了問安亭。曹操為之贊嘆卻又心有不甘,于是每晚贈與一支蠟燭供兄嫂共用。關公就是關公,抽出寶劍,將蠟燭一劈兩半,與嫂嫂分而用之。于是,許昌又有了一種稱之為“劍劈蠟”的扁蠟燭。  
       
    1800年過去了,歷代的演繹將關公的形象不斷完美,于是他變身畫像立于宅門之外,化身塑像供于堂屋之上,成為家中的守護之神。在日本,在韓國,在東南亞,甚至在美國,關公也被頂禮膜拜。在臺灣,關公信眾據稱有800多萬,很多人家都為關公立牌位,設香案。關公的仁、義、智、勇于當下來說,許是更有意義了罷。  

    夕陽將下,春秋樓暈染于一片金色之中,我知道這是上天為關公戴上的光環。行將離去,卻頻頻回首,關公是否感知,1000多年后,有這么一個人,為他魂牽夢縈,在那秋意已濃的院落里,搜尋他千年前已消逝的蹤跡。關公始終沒有抬頭,始終凝視《春秋》,但在我心頭卻感到一種歡樂。(原標題:感悟春秋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