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漢墓累累芒碭山(3)

2013/11/16 16:17:31 點擊數: 【字體:

  從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去世,到公元前123年李王后去世,李王后墓至少建造了21年。在如此長的時間里,為修建李王后墓所動用的人力之多,花費的財力之大,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李王后墓有東西兩個墓道。東墓道位于山峰的東坡,是在巖石上露天開鑿的,總長37.7米。東墓道的西端連接前庭,前庭北壁有兩個側室。因為在側室門口發現刻有“東車”、“西車”字樣,室內又出土有馬骨和銅馬銜,所以估計這兩個側室應是車馬室。東墓道西端有門和甬道相連。甬道南北兩側各鑿有兩個側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

  李王后墓的前室西部有一斜坡甬道與回廊和后室即主室相連通。后室是李王后墓的主體建筑部分,周圍有回廊環繞。后室西半部鑿有一長方形凹槽,后室北壁鑿有棺床室、側室和過道。過道西壁有兩個小側室,南側室為浴室,北側室為廁所。廁所內有便池及扶手等,當為我國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態。

  在南回廊的東段南側有一仿樓閣式側室,被稱為儲冰室,據說這是我國最早的“冰箱”。

  回廊圍繞后室一周,南回廊中部往南開鑿有一隧道,這便是通向梁孝王墓的黃泉道。可惜的是,這條黃泉道只修了50多米,遠遠不到200米。一對恩愛夫妻因此含恨九泉,千古難以相見。

  李王后墓的墓道、3條甬道及門道、前庭被3000多塊巨大的塞石封死。專家介紹,這是為防后人盜墓而設置的。塞石上刻有塞石的序號、尺寸、工匠名字、所處方位、施工次序等,這為研究漢代的書法、文字、歷法、尺度等提供了寶貴資料。

  雖然用大批塞石封死了各個通道,但李王后的墓還是被盜掘了。不過李王后墓雖然已被盜掘,但文物工作者在發掘清理李王后墓時,仍出土了不少珍貴文物。特別是在地宮頂部的一個陪葬坑,文物工作者清理出鎏金車馬器、刀、劍、戟等2000多件,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兩件鏤空鎏金銅當盧和兩把裝飾華貴的鐵劍。銅當盧以奔馬為主體圖案,周圍飾以流云紋,十分精美;鐵劍的劍首等部位均為白玉琢成,飾以夔紋、谷紋和卷云紋,其中一把鐵劍頸部繞以金絲,劍穗飾以珍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張志清副所長說:“李王后墓是目前在芒碭山發現的漢代梁國王室陵墓中最大的地下宮殿,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復雜的石室墓,其規模遠遠超過河北滿城劉勝墓、山東曲阜魯王墓、徐州楚王墓和她的丈夫梁孝王的墓。”

  在巨大的李王后墓中徘徊,我不禁又想起梁孝王和李王后的生死愛情。恍惚間,我仿佛看到,在那幽暗深邃的黃泉道刻著一個濕淋淋的字,那是淚水浸泡著的“愛”字。

珍寶招來賊如潮

  1999年6月20日,江澤民同志到河南博物院參觀。在四樓玉器廳,他停下了腳步,這里存放著一套“金縷玉衣”。江澤民仔細詢問了“金縷玉衣”出土的地方、墓主身份、制作工藝以及西漢諸侯王的喪葬制度等。最后,他感慨地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太了不起了!”

  江澤民看到的那套“金縷玉衣”就來自于芒碭山漢梁王墓葬群。

  這套“金縷玉衣”長1.78米,由2008塊玉片、近2000克黃金編制而成。在西漢時,做一套這樣的“金縷玉衣”,一個工匠需要花費10年時間。(圖9)

  除了“金縷玉衣”,漢梁王墓葬群還出土了濾煙宮燈、罕見的玉璧等大量珍貴文物。有專家說,漢梁王墓葬群中的每一座墓都是一座寶庫,這話一點不假。

  ●曹操派兵首盜梁王墓葬

  2003年11月14日,在永城市文物旅游局團委書記年亞峰的帶領下,我斗膽攀上了發現“金縷玉衣”的芒碭山之僖山。

  我說“斗膽”,絕不是夸張———由于長期采石,僖山的四面都成了峭壁,已經無路可攀。永城人形容人特別有錢時會說:“看這人,抖(陡)得跟僖山一樣!”可見僖山有多么陡。村民們說,你如果站在山腳下,下大雨都不用擔心被淋著。

  雖然僖山不算太高,垂直高度也就百多米,但我爬上去后,腿還是軟了。回頭望去,走過的路筆直地掛在山體上,讓人看著眼暈。

  然而就是在這樣陡峭的山上,竟然還有人在種樹。附近村里的任魁、李素云夫婦承包了這座山,在山上種了果樹。

  聽說我們要找出土過“金縷玉衣”的漢墓,任魁熱情地表示可以給我們引路。

  墓在山的東部,墓的旁邊就是峭壁。

  我們攀著藤向山下走了一段,出土過“金縷玉衣”的漢墓就出現在眼前了:只有一個墓室,墓里已被淤泥塞滿了,不能下腳。(圖5)

  “這個墓的發現與盜墓賊有關。”年亞峰說。

  我向任魁詢問發現這個墓時的情況,任魁卻含糊其辭,說不出個所以然。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站在僖山梁王墓前,望著茫茫蒼蒼的遠天和平原,我突然想起了唐代詩人杜荀鶴的詩句。

  記得在梁孝王墓前,幾位游客買了門票,走進墓室,想看看究竟梁孝王墓究竟有多么輝煌。

  “怎么是空的?”走進墓室,看著空空蕩蕩的墓道,一位小姑娘問導游員小魯。小魯沉吟一下說:“原先這里面是裝滿寶物的,后來很多被盜墓賊盜走了。”

  空空的墓室雖然工程浩大,凝聚著西漢一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但小魯關于盜墓賊的故事,似乎更能吸引人的注意。

  三國時代曹操的兵卒,應該是第一批走進漢梁王墓葬的盜墓者。漢梁王墓葬群的每一座墓都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了墓道,所以普通的盜墓賊就算找到墓葬的準確方位,也很難進入墓室。

  為了取得墓葬里的寶物,曹操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但即便如此,進入墓室也不是件易事,士兵們要一錘錘地鑿,一點點地清理。

  曹操的部下進入墓室后看到了什么,我們現在已很難想象。據史料記載,曹操用從墓葬里盜得的寶物,養活了手下的軍隊3年。(圖10)西漢一代盛行厚葬之風,但凡家境殷實的,少不得帶些財寶到另一個世界,何況坐擁三百里江山、富可敵國的梁孝王等八代九王?

  關于曹操盜墓,《后漢書·袁紹傳》記載說:“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寶,至令圣朝流涕,士民傷懷。”《水經注疏》中說:“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嘗到了盜墓甜頭的曹操,竟然專設了盜墓官(即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盜墓盜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來盜墓者這個道理,于是曹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統治者。公元218年,他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后,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

  曹操這樣做,固然有他一生主張節儉這個原因,但防止盜墓,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后尸骨縱橫、陪葬品狼藉一片的場面后,曹操明白,自己能管得住今生,卻管不住來世,他不愿自己死后被人糟蹋。

  據說,曹操為自己設置了72座“疑冢”,在下葬那天,72口棺材同時出殯,讓盜墓者找不著北。直到今天,曹操的墓究竟在哪兒還是個謎。

  ●刑警臥底勇斗盜墓惡賊

  曹操以后的近兩千年間,漢梁王墓附近到底發生了多少事?又有多少盜墓賊進入過漢梁王墓?這些我們已無法考證。就是在頻繁被盜的情況下,現在從漢梁王墓葬群里發掘出的文物還是讓我們瞠目。

  據統計,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從漢梁王墓葬群中發掘出的文物有兩萬多件,這些文物包括恢弘大氣、讓人驚嘆叫絕的《四神云氣圖》,活靈活現、秀美小巧的仕女俑,精致剔透的玉佩等,稱得上件件是寶。

  這些西漢一代存留下來的重要文化符號,成為目前研究西漢文化的重要依據。

  一位專家說:像這樣(漢梁王墓)可永久保存的石結構的漢墓群,在全國也是很少有的,哪怕只留下一個大框架,仍然是很重要的文物,可視為本色的西漢文化的縮影和杰出代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安金槐先生生前曾說,西漢梁王墓與陪葬墓、陪葬坑,可稱得上是一處西漢王陵博物館。這對研究西漢王室的陵墓布局、墓室結構,進而研究西漢時期的政治、文化、經濟、哲學、倫理等,皆有很高的價值。

  梁孝王墓及其王后墓所體現的文化思想、形制格局,既是一個強盛的諸侯王國的歷史見證,也是漢王朝的文化、哲學、政治意識的縮影。

  所有的美譽,可以歸結到兩個稱號上:1991年,柿園漢墓發掘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4年,西漢梁孝王陵寢園的發掘,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項發掘填補了全國西漢諸侯王陵陵寢遺址的空白。

  但無論多么有文化價值的寶貝,在利字當頭的某些人眼里,永遠都只能是鈔票的化身。

  2003年11月15日,我來到永城市博物館文物儲藏室,被特準觀賞了漢梁王陵墓里出土的文物,有濾煙宮燈、罕見的玉璧,還有袖珍馬車等。這些文物大都被一層層的綢布包著,放在柜子里。館長李俊山指著這些寶貝說:“這里的很多寶貝,價值都可以用千萬元為單位來計算。”

  這些寶物能夠安安全全地躺在國家的博物館,刑警王學習居功至偉。

  1995年春,在芒碭山發生了一起盜墓大案,一伙盜墓賊炸開了夫子山上的漢梁王墓,盜走價值連城的玉璧等寶物數百件。

  案件發生后,國內外文物販子云集永城,準備重金購買這些寶物。

  接群眾舉報后,時任永城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王學習(現永城市公安局副政委)為了盡快破案,化裝成一個從廣東來的文物販子,打入盜墓賊內部。他先從一個小文物販子入手,經過一層層的介紹,找到了芒山鎮前窯村的一個盜墓賊馮化連。王學習與馮化連商定,以58萬元的價格購買馮化連從夫子山一個漢代梁王墓室里盜出來的玉璧、玉衣片、玉環等文物300多件。王學習走到這一步,前后花了3個月時間。

  盜墓賊給王學習蒙上眼,把他領到一個農戶家中。看了文物后,王學習又被蒙上眼睛帶了出來。最后雙方商定:1995年9月7日上午,在永城市薛湖鎮一個窯場內交貨付款。9月7日那天,王學習帶著兩名扮成保鏢的刑警,開著一輛廣東牌照的三菱吉普車,提著58萬元現金去赴約。王學習把現金放到窯場讓盜墓賊們檢驗,自己帶著一個刑警到兩公里以外的一個村莊去驗貨。當時,另外有14名警察扮成走親戚的人,在薛湖鎮陳寨村內接應。在驗貨現場,幾個歹徒身捆炸藥包,手里緊握開關,那架勢很清楚:如果交易不成,就同歸于盡。

  王學習把歹徒們引到院子中間時,看到有人身上帶著槍。臨出門時,王學習突然拔出***,頂住帶槍那人的頭部,繳了他的槍。然后他鳴槍示警,院外的民警迅速沖進房內,當場抓住5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2006-08-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