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浴血幽地雞公山(2)

2013/11/16 16:24:20 點擊數: 【字體:

  波爾登先生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中國的林業后,在雞公山去世。

  -雞公山上維尊嚴

  雞公山開發之初,曾引發過一場國際官司,這就是清朝末年轟動朝野、引起中外廣泛關注的雞公山外人租地交涉案。

  事情還是"洋人"引起的。1903年以后,英、美、法、俄等國人士紛紛從李立生、施道格手里買地建房。短短兩年內,雞公山上矗立起27處各色洋房。驕橫慣了的洋人們居然規定別墅區內不準華人行走,外國人在別墅區居留不準查其戶口。一時之間,雞公山成了洋人們變相的"公共租界"。信陽各界對此十分憤怒,紛紛提出抗議。湖廣總督張之洞知道此事后,當即上奏朝廷。清政府責成湖北、河南兩省的督撫出面交涉。張之洞和河南巡撫張人駿一面派人到雞公山了解實情,一面與外國駐武漢領事館交涉。清廷的大員們嚴正指出,各國商人在雞公山購置私產,與中國和各國簽訂的條約精神不符;傳教士購地之后又轉手出售以牟取暴利,既違條約又違教規。清政府表示,外國人在雞公山所買之地與其所建房舍,必須一律作價贖回。

  起初,洋人們沒有理睬清政府的交涉,相反,他們繼續四處購買山場,進一步大興土木。但是,清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讓步。兩年后(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擬定了《雞公山租屋避暑章程十條》。根據這個文件,清政府將所有賣給外國人的山地盡數贖回,另劃出923畝土地作為外國人避暑官地;所有洋房由中國方面估價贖回,再租給外國人避暑。這一舉措總體上維護了雞公山的尊嚴,維護了中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但清政府懼怕洋人,在把房舍租給洋人時,所收租金很低。雞公山依然是洋人的天下,歐美文化在山上占據著主流地位。一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外國人紛紛撤離,這一狀況才得以改觀。新中國成立后,雞公山重回人民的懷抱,豫楚融合而形成的信陽文化傳統在山上恢復,但山上那一幢幢洋房別墅,依然見證了中華民族吸納異域文明的那段歷程。

  

  樓閣連云看不盡

  -山上最美是別墅

  在京廣線上坐火車,很明顯能覺察到雞公山是一個分界點,以此為界,窗外的景物迥然不同。從雞公山向南,山即便高大,也透著靈秀;而雞公山以北,山再矮,也讓人感覺偉岸。分界點上的雞公山則兩種風格兼而有之,就像大多數信陽人,既有北方人的粗獷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細膩精明。雞公山上的植物也是這樣,亞熱帶和暖溫帶植物共生于這個南北過渡帶上,形成一個天然的植物園。作為自然景觀,這是雞公山讓人感覺到的最突出的與眾不同之處。

  火車穿越雞公山的時候,總會放慢速度,緩緩地上坡下坡。每次路過這里,我都努力地仰視窗外,希望能看見所謂的雞公頭,但每次都一無所獲。整整 100年前,美國傳教士李立生和施道格也許正是因為和我一樣的好奇心而發現了雞公山,由此招來西方各國有錢人在此大興土木,建起各式各樣的別墅。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筑構成了雞公山獨特的人文景觀。100年后的今天,我覺得雞公山審美的最重要部分已不是報曉峰上的雞公頭,更不是遍布山上的那些奇峰怪石、泉流溪瀑,而是這些掩映在綠草叢林間早已斑駁失色的幢幢別墅。(圖3)

  從山腳出發,沿著平整的盤山公路驅車而上,10多分鐘就能到達雞公山山頂。與中原大多數的名山不同,雞公山山頂部是相對平緩的開闊地,適于建房。正是這種獨特的山勢和地理位置成就了雞公山非同一般的歷史。

  遠離城市的喧囂,漫步在遮天蔽日的山道上,耳邊是陣陣松濤,滿眼是翠綠嬌艷。雞公山管理區宣傳文化局局長周繼偉是個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在雞公山工作了20多年,有他講解,認識雞公山就容易多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是雞公山的鼎盛時期。先后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老外上山圈地建屋,國內的資本家、地主、豪紳也接踵而來,營造離宮行院。每到避暑時節,住在山上的中外人士達3000人左右。'桃源真有新天地,十里風飄九國旗',就是當年的真實寫照。"

  周繼偉帶著我們來到一幢古老的建筑前面。從外觀看,這幢建筑的平面布局呈十字架形,顯然是個教堂了。大門前設有鐘樓,屋頂有一個大圓球,四周是線條明快的尖形玻璃窗,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周繼偉告訴記者,當年山上的熱鬧場面僅從宗教活動就可見一斑。就在這座小教堂里,從早到晚,不同國籍的教徒們用英語、華語等幾種語言按排定順序依次進行祈禱。前人劉邃真有詩為證:"鐘聲數點散晨鴉,禮拜堂前日影花。東嶺西溪人絡繹,喃喃都頌耶和華。"眾多國家的傳教士和教徒來到雞公山,集中住在北崗一帶,后來這里的別墅區稱作教會區。

  我們正沿著高高低低的山路在北崗別墅群里尋覓,山雨卻突如其來。一會兒工夫,天地間就變得一片迷蒙,眼前的幢幢別墅,模糊在攜雨纏霧的水汽中,反而更有味道了。這些建筑獨立成章,各成一體,有的小巧玲瓏、輕靈素雅,有的渾厚莊重、粗獷自然。建筑形式有長的,有方的,有弧形的,有菱形的,有扇形的,有圓形的……有羅馬式,有哥特式,還有中西合璧式。

  見慣了城市里千篇一律的建筑風格,這里的每座別墅都能讓你眼前一亮。我們不愿錯過任何一個地方,每幢建筑都要仔細瞧瞧,即便褲管濕透也全然不顧了。

  北崗別墅區木秀林深,曲徑通幽,煙雨迷離中的別墅區仿佛是神秘的藝術王國。別墅的外墻都是用條石、片石筑砌而成,廳前屋后大多數都設有用以休閑的券廊花園,主房有前后兩個入口,房頂的煙囪上還雕刻著花紋。別墅內部,客廳、臥室、廚房一應俱全,幾乎每幢別墅里都鋪著深紅色的木地板。據隨行的當地同志介紹,這些別墅大多建于1903至1918年,現存有70多座,其中包括最初發現雞公山的兩位傳教士的別墅。如今這些別墅中的大多數成了部隊的療養院。

  -美國大樓和瑞典大樓

  北崗別墅群的建筑有美、英、德、瑞典等多種風格,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美國大樓。如今美國大樓是雞公山管理區的辦公所在地,也是整個雞公山風景區里最引人矚目的建筑之一。這座3層大樓的樓體為石木混合結構,正面為券形廊柱,中間門廊凸出墻外,頂部筑一圓形小塔,樓前是寬闊的花園綠地……這座大樓建于 1915年,原本是傳教士建的一所學校。當年,這所學校專門吸收外國傳教士和教徒的子弟就學。

  距離美國大樓不遠的鐵路療養院里,有一幢瑞典大樓,是瑞典人于1919年興建的瑞華學校的校舍。此樓含地下室共4層,樓體呈"工"字形,墻面為青石砌就,四面坡屋頂,屋頂的閣樓開有"老虎窗"(氣窗)。瑞典大樓墻體上端已經褪色的"中國鐵路"標志,似乎在訴說著近100年來的世事滄桑。瑞典大樓前后都設有兩米多高的石券廊,整個建筑巍峨壯觀,典雅和諧,洋味十足。在鐵路療養院里,與這座瑞典大樓相對而立的還有一幢剛落成不久的大樓。這座大樓造型顯然是在模仿西式建筑,但因為屋頂和墻體的顏色、材料差異太大,顯得有點不倫不類。在雞公山上,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現代建筑的造型無論怎么看都比不上那些年近百歲的老別墅。

  這其中的原因,實在耐人尋味。

  -兩座頤廬的故事

  除了北崗教會區別墅群,雞公山頂還有中心區和南崗別墅群。周繼偉局長告訴我,在這些別墅中,頤廬是最具特色的一幢。它坐落在一處陡崖之上,與報曉峰南北相望。在眾多別墅中,它猶如鶴立雞群。這幢是直系軍閥吳佩孚部第14師師長靳云鶚在1921年至1923年間建造的,建筑面積1274平方米,四層中西混合式結構。該別墅樓體平面是中國傳統的"方正端莊"形,下面3層則有西式的券廊環繞,屋頂有兩個造型別致的鐘狀塔亭,陽光下,金碧輝煌,光彩炫目。站在樓頂,雞公山風光盡收眼底。1923年出版的《竹枝詞》中對頤廬有這樣的描述:"樓閣連云看不盡,堂皇畢竟讓頤廬。"

  上個世紀20年代,靳云鶚到雞公山避暑養病,目睹鱗次櫛比的洋樓別墅,看到外國人趾高氣揚,很是不服氣。他決定在這里建一座最漂亮的別墅,煞煞洋人的囂張氣焰。因為雞公山頂當時是西方人的地盤,靳三番五次與洋人交涉,均被拒絕。靳云鶚自恃武力,強行在山頂破土動工。他還重金聘請京城一位曾經留洋的建筑師主持設計,挖空心思要獨樹一幟,壓倒各國建筑。頤廬竣工時,各地軍閥均發來賀電,武漢軍界還專門組織了參觀團前來祝賀,許多外國使節也應邀前來參觀。據說此舉在當年大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后來"頤廬"又被稱作"志氣樓"。(圖9)

  頤廬旁邊還有一座建筑,形式風格與頤廬完全相同,只是小了一號,當地人稱它"小頤廬"。關于這座小頤廬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頤廬建成后,一家頗有名氣的戲班上山為靳師長演戲慶賀。靳云鶚被戲班中的一個女武生迷住了,屢屢示愛但均被拒絕。靳云鶚不愿用強,只好許下重金,留下戲班每晚唱戲。月余之后,戲班曲目唱盡,靳仍不放行。女武生提出:若要以身相許,請以頤廬為贈。女武生本想為難靳云鶚,借機脫身,沒想到靳竟然滿口答應,要再為她專門建一座小頤廬。據說后來女武生也就半推半就從了這位權傾一時的師長,而靳也未食言,果真又為她造了一座小頤廬。

  1934年2月,蔣介石調整第五次"圍剿"的部署,自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任命旅歐歸來的張學良為副總司令,代行司令之權全面"整頓" 紅四方面軍撤走后的鄂豫皖地區。"剿匪"總部設在武漢徐家棚,前線指揮部設在雞公山的頤廬。當時,張學良就住在當年靳云鶚金屋藏嬌的小頤廬。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2006-08-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