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文峰區鼓樓東街。廟宇坐北向南,呈長方形,南北長120米,東西寬50米,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為明清典型建筑。此廟始建年代不祥,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景泰五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兩經修葺。1917年,將此廟院改為新華市場。1933年拆除了城隍大殿、樂樓、牌坊、照壁。
府城隍廟原有五進院落,六座大殿。每院以大殿為主體,配有左右對稱的廂房。后部有東西道院,前院西側有7縣城隍廟。1985年動工修復,基本保持原貌。中軸線上有前殿,面闊3間,歇山重檐九脊,綠色琉璃瓦頂。二殿面闊3間,進深3間,懸山綠琉璃瓦頂。其后是廟宇主體院,有東西廂房各19間,建在三級臺基上,前有行廊,上覆青布瓦。院北正中有大殿,面闊3間,進深3間,懸山頂覆湖藍色琉璃瓦,下施二昂五踩斗拱,內有八根抹角方石柱支撐梁架。寢宮面闊5間,進深3間。還有其他建筑3座,9間。現存廟宇共有53間。整組建筑群布局嚴謹,規模宏偉。1986年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原標題: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