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新聞資訊 >> 瀏覽相關信息

嵩山論壇 大咖云集縱論“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

2014/8/25 14:10:51 點擊數: 【字體:

    8月23日,“嵩山論壇——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2014年會圍繞著“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論壇主題,就探尋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展開了“在文化多樣性中探索共同價值”、“傳統文化與新時代商業文明”等學術交流和高端對話,嘉賓們暢所欲言,亮點不斷。

   萬類霜天競自由    鳳凰衛視常務副總裁 崔強 

   嵩山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多元文化共融的典范,早就聽說過嵩山地區不僅薈萃著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而且也是中國三大主流文明儒、釋、道的融匯之地,集中體現了中原文化兼容并舉生生不息的特點。

   中原文化倡導天人合一、中庸兼愛、和諧萬邦、有容乃大、天下大同等價值觀,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人類已經掌握了可以毀滅自己的高技術文明手段,但同時又處于極端對立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營壘”。在我們解決文明沖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歷史已經證明,用戰爭解決文明沖突只能意味著創傷和無盡的劫難,未來的世界文明必然走向多元化的發展,萬類霜天競自由。

    超越一元論和二元論

    “世界公共論壇文明間對話”(維也納)聯合執行主席  弗萊德·多勒米爾

    我們一直在學習文明多元化,印度的吠陀提出了人和神是統一的,其中的意思就是人類就是神和天,也就是人和天是一致的,是同一個關系。還提到了同樣的概念,這個是如何成為可能的呢?人和神是怎樣成為一個同樣的主體的?也就是說一個部分是怎樣代替全體的,這個看起來是有一點矛盾的。
還有另外的一個印度的說法,也就是我就是神,這個似乎是在談論一種身份,就是我擁有著神的身份,也就是人和神、人和天是一樣的。因此我們能看到兩者之間是有一致性的。
 
    印度的哲學家怕定卡說這兩者之間并不是一種完全一致性的關系,也不是徹底的分離,兩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有區別的,但是又不是完全對立的,這個就是跟一元論不一樣,跟二元論也不一樣,是在一元論和二元論之間的觀點,統一當中又存在著對立,對立當中又存在著統一。
 
    天人合一與天人有分結合起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
          

    我們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要把天人合一和天人有分的兩種思想結合起來,與我們的現代文明的構造形成良性互動,推動我們的現代生態文明的構造。
 
    我們過去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歸為唯心主義,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我們發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生態、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關系繃得越來越緊。因此,我們重新回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有分這個思想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諸子百家的荀子,荀子認為,不管名君、暴君,天有自己的自然規律,簡單地說就是把天作為一種敬畏去磕頭崇拜,還不如我們去認識它的規律,去管理它。
 
    我們現在注重研究和宣傳天人合一,不要把它和天人有分對立起來,只有天人合一才能達到多種文明的和諧相處。天人有分它的合理的東西,值得我們認真吸取、發揚光大,把它和天人合一更好地合在一起,可能更符合我們構造現代文明,特別是現代的生態文明。
 
    如果要構造一個有利于生態文明或者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模式的話,那么天人有分、天人合一的思想,應該各取它們合理的成分,才能起到更好的積極推動作用。
 
    天人合一的演變
 
    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  韓東育

 
    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帶動了東亞和世界的發展,成了世界發展的一個引擎,可是帶來的一些問題也非常顯眼,非常有沖擊力,于是大家就回到了問題的原點,就要考慮天人關系是什么樣的情況,我的理解是,這首先是一個哲學概念,然后是一個政治學概念,另外也是國際關系學的概念,或者叫區域秩序概念。
 
    在中國古代哲學界,“天人合一”原則一貫始終,但理解不同。我們說的天,某種意義上是天子的代表和象征,這些東西給我們樹立了一個不能考慮的前提,不能追問的前提,就是一,一到底是什么,這在中國給我們構成了理論的極限,我們涉及領土問題的時候也是,這個地方如果涉及領土的問題,中國人會千方百計地收回來,就是這個一,由一個哲學概念轉生為一個政治學概念,慢慢地又升華為一個區域概念。
 
    天人合一也帶來學科和門類的打通,這是“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的重點。
 
    必須注重人的責任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杜維明
 
    如何了解人,應該是全面的。

 
    為什么要提到天人合一,一般大家認為,三種關系處理好就行了,第一個是個人,第二個是人和其他的人,第三個就是人和自然。但是我們沒有了解到,人也要超越,人有一種主動關懷,就是人是有精神性的,這就與其他的動物不同。
 
 
    我們希望有一條思路,每一種精神文明,不管是中國的,是印度的,是歐洲的還是希伯來的,除了它自己特有的精神性,還可以互相對話,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但是不夠,我們每一個精神文明都必須發展第二種語言,就是世界公民的語言。
 
    我們要有同情,我們要有慈悲,要發展法律,我們要注重制度,要發展個人的尊嚴,我們要注重社會和諧,要注重人權,我們也必須注重人的責任,這樣一種全面的個人的身心靈魂如何整合,人與人之間如何能夠健康地互動,人類與自然如何能夠持續地和諧共生,人心和天道如何能夠相輔相成,這也是天人合一、或者說天人有分蘊涵的非常深刻的一個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原標題:嵩山論壇 大咖云集縱論“天人合一與文明多樣性”)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4-08-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