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環衛一線,她平凡如許,執著如斯,不管冬寒夏暑,她總是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用辛勤的汗水實現著不求名利、但求奉獻的承諾;她在我市市區200多萬平方米的主次干道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我市的環衛事業奉獻出了自己的艱辛和汗水,受到了領導和市民的一致好評,2004、2005、2012年獲得最佳保潔員稱號,2007、2008年獲得城市美容師稱號,2007年獲得市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她就是我市環衛清掃保潔工人——任秀花。
無怨無悔的選擇
任秀花現年49歲,1993年參加環衛工作以來,已在環衛一線崗位上堅守了21年。她剛參加工作時年輕有活力,好多朋友都勸她說:“環衛工人社會地位比較低、工作臟苦累、工資福利待遇低,干什么不好,偏要去做環衛工作呀!”但她對自己的工作有清楚的認識,環衛工作雖然臟苦累,卻與群眾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就這樣,她當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城市美容師”,任勞任怨地工作在環衛戰線上, 無怨無悔,一干就是21年。
愛崗敬業的模范
在工作中,她十分認真,21年來,她上班堅持每天早出晚歸,提前上班最后下班,沒有向單位要過一分加班費。她負責清掃的地段是共和路,這條路位于我市中心地帶,車、人流量特別集中,晚上還設有夜市,地段復雜。從前負責掃這里的清潔工常為此地段的垃圾量大,還要被人誤解而流眼淚,人員調動頻繁。她積極向領導要求,主動承擔了這里的清掃任務,并暗暗發誓,一定要將這路段掃得干干凈凈 。從那天起,她就認認真真清掃,從不放過一片紙屑、一個煙蒂、一個角落。該路段面積為4000平方米,每天掃兩次,共計8000平方米,年共清掃2920000萬平方米。這些數字聽起來沒有什么,但做起來多么地不容易!凌晨,當人們還沉浸在甜美的夢中時,她卻拿著粗重的掃帚在自己的責任路段清掃;夜幕降臨,下班的人們成群結隊往家趕,而她卻風風火火從家往地段趕。她的艱辛付出,使這里的衛生面貌大有改觀,她所管路段被評為“樣板地段”,該道路被評為“達標一條街”。
創新節儉的典范任秀花熱愛環衛事業,熱愛她的工作崗位。為了改善傳統的清掃方法,減輕勞動強度,盡可能地把街上的灰塵掃得徹底,1995年,她動腦筋,想辦法,終于用塑料包裝軟繩和竹掃帚結合綁扎而成的新型掃帚試驗成功了,不但能將地上的灰塵掃的很干凈,而且經濟、耐用,很快在清掃一線全面推行,為單位節約了資金。有了這種掃帚,清潔工們掃地時不再塵土飛揚,街上的灰塵也漸漸少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勞作,任秀花的手上磨了一層又一層的死繭,皮膚曬得又紅又黑,彎腰打掃時間長了,腰疼得直不起來……但每當有人問她,有沒有反感這項工作時,她總是樸實的一笑,答案永遠是那句:“‘寧愿一人臟 換得萬人潔’,為了市民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多辛苦都是值得的。”【原標題:寧愿一人臟 換得萬人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