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市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鄉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鄭州市150公里,距新鄉市70公里,該村位于國家AAAA景區萬仙山景區,全村81戶389口人,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村民95%以上從事旅游產業,興辦家庭旅館70余個,床位3600余張,年接待游客29.3萬余人,旅游收入430余萬元,郭亮村獲河南省文化特色村、新鄉市文明村、輝縣市創業杯等多項榮譽稱號。
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吸引了眾多游客、藝術家、影視巨臂、美院學生。著名導演謝晉稱郭亮為“太行明珠”,著名畫家張仃稱萬仙山為“華夏奇觀”。先后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片在此拍攝,國內100多所美術院校和30多個攝影協會把萬仙山定為寫生、采風基地。
郭亮村的由來:漢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郭亮被官軍大將周君追至輝縣市沙窯鄉的馬頭山上,該山只有一條天梯,40多丈高,400多個臺階,非常陡峻,山上荒涼不堪,不長莊稼,沒有充饑之糧,周君在山下屯兵,把住山口要道,想把郭亮困死在馬頭山上。郭亮識破了周君的陰謀,便演出了“懸羊擂鼓”的故事,即用一只身強力壯的羊,懸掛在山頭的一棵樹上,把頻頻跳動的兩只羊腳放在鼓布上,便擂出咚咚的鼓聲。周君不知是計,在山下等了三天三夜之后,待鼓聲漸停之后,攻上山去,山上空空的,只有一只吊在樹上的羊,這一津津樂道的神奇故事便成了現在郭亮村的名字。
世界第八大奇跡——絕壁長廊:郭亮村村民為打通一條通往山外的道路,十三壯士從1972年農歷二月開工,1977年五月一日通車,打通了一條長1250米,寬6米,高4米的絕壁長廊。絕壁長廊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郭亮由偏僻的小山村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風景區。
“喊泉”奇特景觀:喊泉是萬仙山里最奇特的一處景觀,泉水從窯龕上鼓凸的懸崖間一塊龍頭狀的水漬石里,呈噴淋狀飄然而下,一根根一縷縷,細如龍須發絲。喊泉的奇妙就在于人的喊聲可以影響泉水的大小,喊聲大泉水大,喊聲小泉水小。
盛夏冰窟:在郭亮村的西山腰上,有一片800平方米的荒地,冬無積雪,夏有厚冰。夏天“冰窟”中氣溫在零度以下,岸邊長年生長著白森森的冰花。冬天滿山積雪,而唯獨這片洞穴冒出縷縷熱氣,冰雪融化,氣溫20度左右。
郭亮影視村
中華第一影視村:先后有40多部影視劇在郭亮村拍攝,許還山、楊在葆、濮存昕、郭達、潘長江、倪萍等眾多藝術家在這里提綱表演,郭亮村被譽為“華夏影視村”、“中華第一影視村”。
寫生基地:中央美院、廣州美院等100多所藝術院校和30多家攝影協會把萬仙山定為寫生基地,每年有6萬多名學生在這里臨景習作,構成景區一道青春靚麗的風景線。
避暑勝地: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海拔較高,夏季氣溫較低,比平原地帶氣溫低6----8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盛夏時節,午時如春,晚時如秋,宛若世外仙山。
特色餐飲:以太行山風情山野風味美食著稱,以山野菜、野山菌、農家菜等為特色,完全采用大自然 綠色原料
特色農家飯有:澇飯熬、炒米湯、煎餅、韭菜餅、小米燜飯、南瓜玉米粥、糊涂面條。
特色農家菜有:香芝麻葉、米谷菜、灰灰菜、野芹菜、南瓜、山土豆、柳絮菜、木灤菜、香椿、 山韭菜
山野味特色菜有:山羊、草雞、野蘑菇、野木耳等。
風情住宿:郭亮村的農家旅館別具民俗特色,充分體現了原生態太行民古風情,久居喧囂都市的人們休閑之余住進便宜、衛生、舒適的家庭旅館,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郭亮村黨支部書記劉章林滿懷豪情地說:為提高景區品位和形象,將投資300余萬元建設“四廳”,即:影視廳、放映廳、展廳、書畫廳,使每一位游客對郭亮村有一個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服務指南
村支書:劉章林(15565251287)村治安主任:王秀堂(15637392832)村氣象信息員:申移堂(15565238903)申合山(1556523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