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老人介紹,新縣原名叫經扶縣,1947年解放后更名為新縣,邱進敏是該縣首任縣長?h長為12名保長頒發委任狀,彭振愿是其中之一。當時的沙窩區區長發布的通令上寫道:為支援大軍渡江,迎接全國及中原解放軍建立大別山解放區,穩定革命秩序,特委任彭振愿為該保保長,仰我全保各甲長及各戶長父老,遵照各節不得推托頑玩,違者嚴懲。
據了解,當時共產黨的政府頒發保長委任狀,是為了在原有的保甲制度基礎上,盡快把老百姓組織起來,支援解放軍南下。彭振愿擔任保長之后,立即組織群眾,為解放軍南下籌集糧柴、衣物及資金,做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
時光荏苒,當年僅有20多歲的“紅色保長”已進入暮年。憶往事,他歷歷在目;至如今,他仍為那段歷史而驕傲。
彭振愿祖祖輩輩都是大別山區的農民,解放前,他一家人受盡苦難。新中國建立后,他和老伴在艱辛中帶大了6個孩子。
彭振愿是一位淳樸、善良、樂觀的老人,雖然他的家庭至今并不富裕,但他非常滿足,他說:“我的4個兒子有3個在外打工,有13個孫男孫女,兒女都孝順,國家每年還給俺退耕還林、種糧補貼。”
2008年10月,記者曾專程采訪過彭振愿老人。5月22日,記者再次見到彭振愿,他對國家的熱愛,他的博大胸懷令人敬仰。新縣有無數革命先烈,還有許多像彭振愿這樣默默無聞的老人,他們對革命的無私奉獻精神永駐人們心中!驹瓨祟}:88歲老人的“紅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