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信陽

新國保“雞公山近代建筑群”系列之四 辛亥革命首義功勛隱居雞公山

2013/12/31 10:27:41 點擊數: 【字體:

新國保“雞公山近代建筑群”系列之四 辛亥革命首義功勛隱居雞公山

在這張上世紀30年代的雞公山全圖上,虛線區域為原東北中學校區故址,靳家大樓就是頤廬等7所建筑的俗稱

新國保“雞公山近代建筑群”系列之四 辛亥革命首義功勛隱居雞公山

東北救亡七杰雕像:左起王卓然、孫恩元、閻寶航、張學良、王化一、杜重遠、盧廣績,均為東北中學校董

  新國保“雞公山近代建筑群”系列之四

  □首席記者 孫斌 姚偉 通訊員 華帥 文圖

  引子

  PREFACE

  雞公山得名于報曉峰。不過,在李培基題刻之前,雞公山叫“雞公頭”、“雞翅山”。

  雞公山管理區旅游文化局局長何軍說,李培基當時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到雞公山處理豫鄂兩省邊界糾紛,游覽興之所至,題寫“報曉峰”,并勒石。這一題刻從此讓“雞公山”出了名。

  雞公山對公眾開放,得感謝兩篇內參。1978年改革開放,廣大群眾要求開放久負盛名的雞公山景區。1980年,河南日報駐信陽記者站主任魯嘉賓,看到雞公山破敗不堪,且全被部隊占用,寫了一份內參。次年4月,新華社記者陳喬炎、何成章又寫了內參。總書記胡耀邦作出批示,經中央調查組調查核實最后議定:以公路為界,公路南劃為雞公山景區,以北劃歸部隊療養區。從此,雞公山部分景區開始對公眾開放。

  像雞公山對公眾開放一樣,隨著史料的解密,一些雞公山來客幕后所做的事,為我們展開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友人贈山地

  辛亥元勛居住雞公山

  雞公山報曉峰西南半山的靈化山(現稱靈化寺),隱藏著辛亥革命志士、首義甲等功勛一段鮮為人知的神秘往事。

  1936年齊光著《雞公山指南》說:“靈化山……初為宦途失意人蘇斐然氏以神道之力,獨手創建,而自成一道教活動之區,此山之得名,即為蘇氏所命出。蘇氏在山頗久,信徒眾多,聞達官顯宦,亦不乏其弟子,所惜于民國二十二年冬夜中失蹤,羽化登仙歟?云游海外歟?局外人所不知也。”可見,時在雞公山管理局任職的齊光,對于蘇斐然的情況并不知曉。

  隨著事件的解密和文件的開放,蘇斐然幕后所做的驚天動地的事為我們所知。

  蘇斐然,原名蘇成章。清末秀才,1910年前加入孫中山組織的“老民黨”(同盟會前身)。他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關鍵人物,因做事不密暴露,同黨被捕入獄遇難,而獨他獲救幸免。由于直接組織領導起義的蔡濟民、熊秉坤等都無法勝任這場大革命,便推舉在清軍中有些威望的黎元洪做都督。黎恐負叛清之罪,固辭不就,最后被槍逼上都督位子。

  義旗初舉,諸事紛雜,原先發動起義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或傷或逃,一時不能臨場主事。于是,蘇成章等十多人商定,由蘇成章起草組織了參謀部,辦理一切事務。參謀部成立后,宣布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背叛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蘇成章看到孫中山的革命理想被蔣介石所破滅,雖然“革命尚未成功”,卻失去了“同志仍需努力”的信心,棄政從醫。后被國民黨特務關押經營救出獄,蘇成章經此一劫,萌生退隱思想。

  編著《雞公山志》的姜傳高先生說,1929年,適逢友人贈送雞公山一塊山地給蘇成章,另有友人贈送了一筆錢,于是,他在雞公山修建房屋,全家遷住在這里。蘇成章每日誦經講道,與眾不同的是,他只敬奉“靈”字,招徒手續非常簡單,只需寫明入道介紹人和本人姓名,在所供奉的“靈”字前,將紙條焚化即算入道。

  1986年,蘇成章的女兒蘇靜方回憶道:“1933年一個冬夜,幾個土匪模樣的人將父親綁架。留下‘拿錢贖人’紙條。”然而,她并不相信是土匪綁票詐財,其父親不過是個窮道士,更重要的是綁匪“何以不留地址?錢送何處去?交與何人收?”蘇成章的下落,成為一個謎。

  張學良將東北中學遷往雞公山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安事變,然而,事變前的風云際會,恐怕就鮮有人知道了。隨著張學良來到雞公山,隨著河南大學遷雞公山教學的中共最早領導人羅章龍、隨東北中學來雞公山的中共紅色間諜王化一等風云人物的到來,給雞公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1934年,張學良被蔣介石任命為豫鄂皖“剿匪”副總司令,其前敵指揮部就設在雞公山頤廬。1935年《何梅協定》簽訂后,日軍不容抗日和愛國力量存在,張學良將東北中學遷往雞公山,校本部設在頤廬。當年11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張學良任副總司令。

  張學良為東北中學董事長,高崇民、閻寶航、車向忱、王化一等為校董,他們為張學良的親密幕僚。自“九一八事變”后,王化一、閻寶航等多次力勸張學良抗戰未果。

  1936年西安事變前的三個月,東北中學學生代表從雞公山到陜西找張學良請愿。據東北中學學生、原黑龍江省委書記李劍白回憶,學生代表見到東北大學學生會代表、張學良的秘書宋黎(中共地下黨員)時,正趕上國民黨特務秘密抓捕宋黎、馬紹周等人。由于宋黎的機智,消息很快被張學良知道。張大怒:“捉人居然捉到我頭上來了!”隨即派衛隊查抄了國民黨陜西省黨部,救出宋黎等人。因為這天按舊時韻目排列為“艷”字,所以此事被稱作西安事變導火索的“艷晚事件”。

  東北軍“圍剿”紅軍連連失利,蔣介石要對兩師的番號予以撤消。這使得張學良及其親信幕僚王化一等人從擁蔣迷夢中醒悟過來。

  對“抗日救亡七杰”有深入研究的雞公山管理區旅游文化局局長何軍說,西安事變前,王化一同高崇民、閻寶航等人商討后一致認為,蔣介石“安內攘外”政策斷送了東北、華北,東北軍被命令參加“剿共”是蔣介石消滅共產黨,同時也是消滅東北軍的一箭雙雕政策。東北人要打回老家去收復失地,就必須停止內戰,保存實力,一致抗日。否則,東北軍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復土還鄉則毫無希望了。

  于是,大家聯名給張學良寫了一封措詞誠懇、情緒沉痛的信,勸其醒悟,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這封信由高崇民親交張學良,并進行說服。張學良收到信后,極為重視,經常找高崇民交談看法。同時,王化一也多次參加說服張學良的會議。所有這些,對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起到了推動作用。

  中共早期創始人之一羅章龍2005年寫的回憶錄,也透露了西安事變之前的一些活動。

  1935年,張學良開始悄悄接觸共產黨人,4月25日他借到開封檢軍之名,秘密會見了羅章龍,雙方談到了“打開目前政治僵局的問題,并為今后雙方合作奠定基礎”。

  1936年,到青島的羅章龍“偶遇”李渤海。這個曾當過中共北京市委書記的李渤海,此時化名黎天才,為張學良倚重的心腹謀士。黎天才說,張學良“夢寐不忘北大營,但不知計將安出”。羅章龍要他告訴謀士們:“選定好一個大題目,定能做出一篇好文章來。”

  很快,羅章龍以河大經濟系畢業生參觀實習為名,率學生30多人奔赴西安。張學良邀請羅章龍為他出謀劃策。黎天才等20余個“非委”成員,“著重提出一個改變當前時局的建議和實行方案。這就是當時所稱的兵諫方案”。對此,羅章龍深表贊同,并鼓勵說:“希望他們拿出巨鹿作戰的精神,把西安的阿房宮付之楚人一炬!”羅章龍還打算辭去教職,來西安“共起爐灶,共策進行”。

  正當羅章龍履約前去西安“做大文章”前,“突患胃炎,臥病不起。突然間傳張學良已舉兵變。”羅章龍事后回憶說,張學良“舉棋不定,坐失機宜,遂失去進攻的機會。結果矢來無向,致轉勝為敗,陷于俘囚,人謀不成,可堪浩嘆!”

  何軍說,西安事變如讓羅章龍參與其中,結局如何還真未可知。(原標題:新國保“雞公山近代建筑群”系列之四 辛亥革命首義功勛隱居雞公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3-12-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