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超臣
人物檔案<<<
滕超臣,鄭州博思人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州致博思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與滕超臣的采訪是在他公司的會議室里完成的,比約定時間早到是他一貫的風格。初見滕超臣,與所見大多數企業家不同的直觀感受是,衣著樸素。
就座時,記者看到桌子上已經放上了一紙杯熱水,他手邊放著的是自己的水杯。
遞上記者的名片后,他扶著眼鏡,看得很仔細。發現名字是多音字時,他求證應該念哪個音。在征得記者同意后,他拿出筆在名片上標注發音。
滕超臣語速適中,對講話中語氣、神情的掌握恰到好處。即使是在談到親身經歷過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時,也不失其語速、動作的節奏。
他能把大半生中的某些獨特片斷娓娓道來。讓你在聽似平淡無奇的故事之后恍悟出他的性格特點:堅韌、寬厚、樂活。
在公司的行業獵頭顧問薛芳芳的口中,老板是一個傳遞正能量的人,“他從來不會給員工傳達哪怕一個字的負面信息”。
并不標準的普通話,性情外露的憨笑、蹙眉,看得出來,這是經年才能形成的一種語言氣質。
被動創業史
1969年,滕超臣出生于安徽碭山。在那樣一個不安分的年代,由于父親此前在河南做干部,在被“運動”到安徽后,滕超臣不得不安分守己。
多年以后,父親恢復工作,全家遷回河南虞城定居。在虞城讀完初、高中以后,滕超臣考入合肥工業大學。1992年7月11日(他清楚地記得這一天),帶著學校開具的一張派遣證,到鄭州齒輪廠報到。按照他所學專業的培養方向,如果一直在那里工作,他可能會是國家的一名政工干部。
工作兩年以后,厭倦了簡單的政治宣傳工作的滕超臣選擇了辭職。用他的話說是,“雖然工資不高,但當時拿這個錢感覺既沒有給廠里創造價值,也沒有實現個人價值。”
在那樣一個年代,雖然物質匱乏,但理想豐滿。
25歲之前,在上學與工作的間隙,滕超臣曾經有過很多想法。喜歡燈謎,當時大量看關于燈謎的書籍,“到目前為止,我家里至少還有四百本關于燈謎的書籍。”喜歡集郵,想成為一個集郵家。
可能是因為后來人生中發生的一些事情,那些曾經的夢想,都定格在了青春。
隨著“南方談話”之后中國大地上迸發出的下海熱潮,滕超臣開始了自己的悲喜人生。他痛下決心,辭掉了當時的“鐵飯碗”,應聘到一家新企業,就是這份工作,把他推上了創業的征程。
公司老板跟他年齡相當,是有背景的人物。當時滕超臣幾個人是公司的第一批員工。“當時有自己的辦公桌,坐的椅子都會轉,不像國企的都是木頭椅子。地上都是地毯,有吸塵器,看著很新鮮。”談話中,他的語氣也回到了當時的情境,非常投入。
公司剛開始的業務是做商超連鎖。“連鎖”這個詞在滕超臣的理解中只是當時少有的阿波羅超市。
經過老板的一番鼓勵后,滕超臣決定跟隨老板大干一番事業。“當時工資一個月才幾百塊錢。公司說有50000000元的資金投入,你想想后邊有多少零。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
這一年是1995年。幾個月工作中,滕超臣漸漸地發現,經他們談好的門店,老板卻一直拖著不簽合同。后來老板告訴他們是因為當時的資金沒有到位。
在第一批員工想要離開的時候,老板極力挽留,并在考察后,讓滕超臣他們做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老板拿出1萬塊錢提供前期費用。
很快,公司注冊了下來, 公司名稱是河南博思人才信息服務商社,滕超臣是法人。滕超臣清楚地記得當時買電腦、電話等所費不貲,就用自己的錢墊付。
“老板說,融資還沒有到,小滕你是不是可以先想想辦法,先墊上,過年后給你。我當時就說沒問題。而且主動把工資降到了280塊。當時就想著,既然老板這么信任我們,我們就要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去做好。”
滕超臣不會想到,這一做就是18年。期間,滕超臣經歷了車禍逃生、老板融資失敗、公司更名、創始人離開、股權變更、行業洗牌等一系列蛻變。
“現在回頭想想,我確實是被創業的呀。”滕超臣戲謔的語氣,讓記者感受到更多的不是無奈,而是夾雜著幸運與復雜的百感交集。
精于此道,以此為生
在跟朋友聊起自己這么多年的工作狀態時,滕超臣說自己很享受工作。朋友打趣道,“我看是工作享受你”.
如今,雖然有時候當天沒有具體的事情要做,滕超臣照樣每天早到晚歸。在他的概念里,這是一種姿態,需要有這么一種積極的工作狀態。
在公司的行政人事經理田冉的印象中有這么一件事情,因為工作性質,她經常會跟滕超臣直接溝通。在一次交流過程中,滕超臣感覺到右臂動彈不了,在田冉再三勸說下,才把老板“拉到”就近的醫院就診。“后來檢查出來是長期的工作導致脊柱壓迫神經,當時如果不是我再三勸說,他是不會去就醫的。這件事情過后,我才明白老板經常說的‘敬業’理念所達到的境界。”
在對員工的管理上,知識分子的時代基因使他推崇老子的無為而治。典型的理念是,他非常鼓勵員工的創造性執行。
員工離職,他會開歡送會祝福員工有更好的發展,并感謝其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假如員工又回來,他更是開歡迎會迎接。
讓滕超臣頗感欣慰的是,18年來,即使是在公司第一個月營業額只有499塊錢的時候,他也沒有欠發員工一天的工資。甚至,財務部門的績效標準之一規定,準時足額發放員工工資。
正是滕超臣對員工內部實行如此種種的“溫情”企業文化,使得公司的團隊非常穩定。欒紅亮是團隊中的元老級人物,目前為工業制造行業的資深獵頭顧問,也是目前公司的股東之一,也是曾經離開公司后來又回歸的管理人才。
他說:“正是因為有了離開又回歸的經歷,我才明白,與其他企業相比,博思給員工帶來的遠遠不只是豐厚的工資待遇,更是對員工人生職業規劃的引導。”在他看來,正是如此才打造了博思目前非常團結,善于打硬仗的團隊。
從公司的消費品行業尋訪顧問杜志蕾口中,記者了解到,公司經常安排員工加強專業方面的培訓學習,并且為拿到人力資源相關證書的員工報銷培訓考試費用。
如今,行業人才的缺失使其深感憂慮。尤其高端人才的稀少使其在員工待遇上毫不吝嗇。推出“雙十”引才計劃:公司將給外地來鄭工作的合伙人提供十萬的安家費,同時,為每一個合伙人提供十萬元的細分行業研究經費,用以深耕細分行業。
宋達飛目前是公司的RPO(招聘流程外包)顧問。回憶起2002年從廣東來到博思應聘時的情況還頗有感慨,“當時因為從南方回來,有一些行業內的經驗,所以老板非常重視,本來考慮到河南當時的人力資源行業與南方的差距我是準備換行業的。但是老板幾次三番地與我交流。因為老板如此用心的姿態以及我與公司的價值觀相同,后來我才選擇留下來的。”
除此之外,對于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滕超臣也持續深入研究。
作為河南人力資源行業對外交流最為頻繁的專家之一,滕超臣大膽地進行公司業務范圍的調整。傳統的網絡招聘業務已經不再是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獵頭服務、RPO、eHR(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等業務才是行業未來的方向。
“創新是公司的靈魂,未來兩年內,公司將逐步實施基礎網絡招聘免費化,雖然這項業務目前仍為公司貢獻相當多的收入。”無論這個計劃幾年內能實施,可確定的是,這樣一個舉措將帶來整個行業的變革。
據了解,2012年8月,中國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獲批籌建。這是中國人力資源行業獲批的第三個產業園區。
園區建成后,將制定出臺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揮園區集聚產業、拓展服務、孵化企業、培育市場的功能,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這是我們的機會,我們這個行業正在走向好的方向。”
據滕超臣講,目前河南的人力資源行業產值還很低,企業規模也很小。
目前國內包括國外的這些規模大的人力資源公司也已經進入河南市場。公司所面臨的發展前景依然很嚴峻。
“從事這個行業多年,我已有感情了。雖然不是最掙錢的,但這個行業讓我有了一種情結。我熱愛它,對別的行業已經沒有興趣了。而且這么多員工還跟著我們,不做了,這么多人怎么辦?他們要重新去找工作,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受挫的事情。”
精于此道,以此為生。
如滕超臣所說,多少年以后,夢想公司會建一個博物院,上邊會掛著創始人們的照片。這是一個遙遠的夢想,更是眼前的使命和責任。
“心中有夢,眼前有燈,腳下有路。”這是滕超臣心中最為歡喜和遵循的人生信念,也是他多年細致認真、堅持逐夢的原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