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勝龍
人物檔案<<<
鄭州煤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兼任董秘;海南鄭海實業公司、海南金苑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初夏的鄭州已經展露盛夏的炎熱。在第21層的辦公室內,中央空調開著,嗡嗡聲不大不小,付勝龍身穿白色中式立領襯衫,充滿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
他說自己就是一介“窮學生”、實足的保守者,審美保守、思想保守、對子女的教育觀念保守。
做了鄭州煤電股份有限公司12年的董秘,經歷煤炭行業十年黃金期,唱歌娛樂的本領,基本不會。而每逢出入黃浦江邊的上證交易所以及出席一些重要場所,付勝龍都選擇有著傳統風格的立領西服。
不過付勝龍又是活躍的。職業生涯橫跨教師、律師和企業高管。持續的學習力支撐他得以平衡向前。42歲那年,他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研究生班。
在河南上市公司中,十多年連續擔任董秘一職,付勝龍是少數中的一個。崗位性質已經在他身上打下了職業烙印。他能記住精確到某一日的企業大事記時間表。
他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間或說出“Company secretary”(公司秘書),表明他曾經是一位英語老師。言談中,偶然溢出一兩個蘭考方言,便更顯現付勝龍本色:一個熟悉資本市場的企業高管,一個從學校的英語老師跨界出來的企業高管。
跨界者
中專畢業后,付勝龍在蘭考一高教了7年英語。婚后,他以夫妻兩地分居為由向組織申請工作調動。1990年8月15日,他如愿來到時為鄭州礦務局的鄭煤前身上班。
從參加工作開始,付勝龍就有一種樸素的認識:要學習。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得有持續的學習力。
從事業單位到企業單位的轉變,付勝龍意識到原來所掌握的ABC英文單詞與現在所從事的工作相距甚遠。
他當時分在公共事務處(后更名為法律事務處)。他感覺應該有一技之長,才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正處于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渡期。當時,國家提出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的界定,促使法律人才出現市場需求旺盛的苗頭。
付勝龍決定重新學習一門學科。他報了一個三個月的短期培訓班,此后走上了法律的自學之路。
1992年,付勝龍第一次參加并通過全國企事業法律顧問資格考試。次年,他又獲得了律師資格。
1999年,《律師法》未出臺前,付勝龍和他的部門同事不僅對公司內部提供法律服務,而且還兼職代理社會上的一些案子。
鄭煤作為央企的時候,河南省煤炭廳的對口扶貧點是信陽固始。正是對法律知識的熟稔以及優秀的工作協調能力,1996年,付勝龍受組織委派,任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在固始工作一年時間。
這時間,國家由單一扶貧轉向科技扶貧。他帶領時任各鄉鎮科技副鄉長的隊員們,深入農村,上馬建設了養雞場、水泥廠和制氧廠等一批項目。
鄭煤集團最早起步于新密煤炭公司,1958年改名為新密礦務局。1985年,更名為鄭州礦務局。1996年1月18日,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掛牌,率先在全煤炭行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構建起現代企業制度框架,也成為全國首批進行公司制改造的十佳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