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背張婆,流傳于新密一帶的民間舞蹈。參加演出的只有2人,服裝道具簡單,人物造型幽默風趣。表演時舞曲采用地方戲曲中的流水板、陽調、銀扭絲、漢江等曲調。據傳張公是晉國貴 族介子推的家仆,介子推躲在綿山,不愿出仕,晉文公為逼他出山而焚綿山,介子推被燒死。張公將介母背出火海,并認為義母。張公為人忠厚,外出時唯恐介母在家寂寞或遭野獸傷害,因此無論耕地還是趕集都要背著介母,直至介母壽終。后人為紀念張公仗義行為,編排此舞,以表敬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