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山下,溱洧水畔;細雨霏霏,春意盎然。3月30日(丁酉年農歷三月初三)上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聯合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政協鄭州市委員會、新鄭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鄭市隆重舉行。主題仍延續保持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來自美國、俄羅斯、馬來西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及社會各界來賓8000余人現場參加拜祖,懷著崇敬之情共同拜謁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祈福中華。
大典開始前,河南省政協主席葉冬松致歡迎辭。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黨組書記、副會長蘇輝擔任主司儀,主持大典典禮。九點五十分,蘇輝宣布: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開始!拜祖大典儀程共九項,分別是“盛世禮炮、敬獻花籃、凈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樂舞敬拜、祈福中華、天地人和”等九個環節依次有序進行。
上善若水,春雨如油。祀典甘霖,潤澤九州!大典在細雨霏霏中漸進尾聲,人們在雨中經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祖先精神的洗禮。在頌歌聲中,隨著主司儀宣布,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禮告成!
場上,那些不遠萬里來到故里的人們滿含不舍地目光,站立在廣場中,他們久久地默立在黃帝像前不愿離去。被雨水淋濕了頭發,淋濕了衣服,浸滿雨水的鞋子,好似他們都沒察覺,只靜靜地凝望著莊嚴的黃帝塑像,想要再親近一分,多親近一分。綿綿細雨,阻擋不住人們眷戀的眼神,滿懷激動,無法表述人們對黃帝的仰慕。同根同祖,源遠流長,和平和睦,和諧萬芳。人們在這一刻,心中共同祈福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國家興旺發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
根在中原,老家河南。拜祖敬宗,血脈相連。 2015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首次組織“百家姓拜祖團”參加“乙未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6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第二次組織“百家姓拜祖團”參加“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三百余人的龐大陣容組成了獨立的姓氏方陣,場面蔚為壯觀,贏得了現場嘉賓和媒體的強烈關注和顯著的社會影響力。今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再一次組織百家姓拜祖團前往黃帝故里——新鄭,拜謁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銘記始祖功德,傳承黃帝文化。
此次組成的百家姓拜祖團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林堅、張新斌及副秘書長李喬帶隊,包括邢姓、馮姓、蘇姓、薛姓、賈姓、侯姓、鐘姓、趙姓、常姓、何姓、焦姓、鄭姓、高姓、馬姓、陳姓、方姓、熊姓、張姓、于姓、蘇姓、錢姓、吳姓、李姓、林姓、軒轅等省內外各地姓氏代表200余人參加。
松柏青青,旗幡招展。大典儀式結束后,百家姓拜祖團的姓氏代表們紛紛舉起寫有自己姓氏的牌子,拉起橫幅,在現場合影留念,記錄下這難忘的時刻。他們用真摯的微笑與激動的心情面對黃帝坐像,虔誠祈禱,緬懷始祖功德。上至白發老者,下至天真孩童,心中的那份崇敬與敬仰,無不洋溢在臉頰上,流露在話語中,閃爍在眼光里。
手舉高香,深深一拜。這一拜,萬姓歸宗!這一拜,此生寄情!
“薪火相傳,盛世未央;華夏各族,中原家鄉。”跋涉千山萬水,穿越天南地北,只為這黃帝像前的深深一拜。
帶有姓氏字樣的拜祖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百家姓廣場的姓氏旗幟交相輝映,突出了百家姓拜祖團尋根拜祖的主題。炎黃一脈,萬姓歸宗。姓氏淵源,情深血濃。
百家姓拜祖團李姓代表接受媒體采訪

大典前,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林堅、張新斌以及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吳姓委員會會長吳天璽,賈姓委員會會長賈國瑞,常姓委員會會長常鑫,魯姓委員會會長魯占盈,薛姓委員會秘書長薛德山,何姓委員會秘書長何保安,焦姓委員會秘書長焦留政,鄭文化研究院秘書長鄭天強等還應邀參加了第十一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吳姓委員會在參加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之后,邀請參加此次拜祖活動的吳姓代表來到鞏義考察投資建設泰伯文化教育基地。泰伯文化的核心主要是三讓天下、至德至善、孝道誠信,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此次受邀來豫的國外嘉賓,均為愛國華僑。4月1日下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將在鞏義市主辦“2017中原吳文化論壇”,由河南省著名文史專家張新斌、石小生做主旨演講。
拜祖大典剛結束,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薛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薛德山組織帶領薛氏宗親拜祖團冒雨前往薛店鎮薛集村參觀考察,受到村支書兼主任薛榮鑫、族長薛治清,村內德高望重的薛氏族人薛鐵山、薛丙臣、薛合江等的熱情接待。在族長薛治清家中,圍繞“黃帝后裔文化園設立的可行性報告”展開討論和商議。座談中薛德山秘書長指出,薛集村為黃帝后裔薛氏族人聚集地,毗鄰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既有薛氏后代23世540年的譜系傳承,也有古槐、古廟、古人的歷史積淀,不僅是薛氏宗親尋根問祖祭拜之地,更是黃帝后裔參觀拜訪中轉之地。設立黃帝后裔文化園意義重大,刻不容緩。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邢姓委員會這次組織了近40人的拜祖團,統一身著紅裝,特別喜慶精神,拜祖大典結束后,大家又專程趕往相關企業參觀聯誼,聯絡了感情,增進了情誼。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焦姓委員會有六人參加這次盛會,他們參加大典高舉焦姓拜祖牌的合影,被媒體采用。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鐘姓委員會參加大典的五位拜祖團成員來自廣東,他們是會長鐘錦光和常務副會長鐘小平等。作為廣東的企業家,他們對鐘姓祖地河南省長葛市懷有深厚的情感,在那里有不少投資。這次參加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他們非常重視,每人專門訂做了一襲黃色唐裝。
江蘇新星教育集團的軒轅耀連續多年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今年他專程坐火車從江蘇趕來,參加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組織的“百家姓拜祖團”,軒轅耀任江蘇新星教育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因為祖先黃帝的緣故,對河南特別有感情,在他的主導下,其集團在河南已經投資興建了六所學校。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成立于1995年7月,是在省民政廳登記注冊的省一級法人社會團體,業務主管部門是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與宗親尋根聯誼活動的領導者與組織者,F有專業委員會61個,分別是陳姓、許姓、劉姓、鄭姓、方姓、黃姓、曾姓、張姓、馮姓、潘姓、高姓、苑姓、皇甫姓、上官姓、孔姓、 楊姓、毛姓、孫姓、任姓、連姓、王姓、秦姓、姚姓、龐姓、魏姓、姜姓、鐘姓 、徐姓、邱姓、校姓、熊姓、牛姓、薛姓、楚姓、阮姓、郭姓、白姓、賈姓、趙姓、靳姓、邢姓、彭姓、裴姓、常姓、董姓、何姓、尹姓、盧姓、倪姓、馬姓、焦姓、蚩姓、吳姓、石姓、侯姓、朱姓、于姓、魯姓委員會,家譜委員會、國際交流中心、張良委員會;團體會員有滎陽姓氏文化研究會、濮陽張姓文化研究會、濟源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平頂山市姓氏文化研究會、鄭文化研究院。
三月三,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肇始春秋,綿延至今。自2006年起,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從縣級舉辦上升為省級層面主辦,并逐步形成了由省政府、省政協、國務院臺辦、中國僑聯、全國臺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鄭州市政府、鄭州市政協、新鄭市政府共同承辦的格局,目前已成功舉辦11屆,今年是第12屆。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作為國家同意“保留舉辦”的重大節慶活動項目,不再進行逐年審批,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充分肯定。2008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莊嚴性、權威性得到進一步確認。連年成功舉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圣典。黃帝故里被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奉為“世界華人拜祖圣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本篇圖文由印象河南網采編部創作)
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文:
維公元2017年3月30日,歲次丁酉,三月初三。具茨山下,溱水河畔,好雨及時,潤物霏霏,中華始祖軒轅黃帝故里故都,全球炎黃子孫,以莊嚴神圣之心,拜祖敬宗。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謹代表億萬炎黃苗裔,肅手恭拜,敬頌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功德。辭曰:
中華文明,浩浩蕩蕩。我祖勛德,光被八方。
啟迪蒙昧,開辟蠻荒。偉烈豐功,恩澤流芳。
教民耕牧,蒔谷樹桑。婚喪有禮,歷數岐黃。
始作舟車,初制度量。舉賢任能,整紀肅綱。
修德懷遠,封土辟疆。肇現一統,和合共襄。
薪火相傳,歷盡滄桑。篳路維艱,多難興邦。
風火水旱,遇挫而強。萬載積薪,后來居上。
千秋風流,共賦華章。天下為公,民本為綱。
振興中華,共圓夢想。與時俱進,視野無疆。
自尊自覺,自信自強。傳承創新,博采眾長。
追古勵今,再造輝煌。苗裔綿綿,舉欣同光。
昆侖巍峨,江河浩瀚。先祖垂憲,黽勉前賢。
浩浩九州,大河之南。秣馬執轡,崛起中原。
我胸寬博,我思悠遠。日日維新,歲歲登攀。
兩岸四地,榮辱相關。億兆同胞,血脈相連。
和而不同,君子擇善。崇尚和合,融于自然。
炎黃子孫,敢為人先。中華復興,四海同歡。
和平崛起,不辭萬難。匍匐而進,足胝手胼。
厚德載物,至誠至善。不卑不亢,禮儀在先。
一帶一路,文明互鑒。合作共贏,多手相牽。
極目天地,時時前瞻。龍脈永續,日月經天。
謹此敬告我祖,伏惟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