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新鄭六旬老人耗時二十年建民俗博物館

2014/6/12 9:38:15 點擊數: 【字體:

新鄭六旬老人耗時二十年建民俗博物館

六旬老人建民俗博物館

    新鄭市城關鄉王劉莊村中間有一處并不起眼的小院,旁人看來它和周邊的建筑無任何異樣,但走進去卻是另一番天地,因為這里是一個“民俗博物館”。昨日,記者拜訪了館長王大發,并參觀他的私人收藏。

    清朝黃帝御賜的匾額、民國時期的銅叉、“文革”年代的瓷缸、戲臺上的鱉燈、貨郎擔的扁擔、舊社會地主土豪的水煙袋、計量用的斛斗、鎮宅用的七星寶劍……各種稀奇古怪的老玩意兒、老器物,令人應接不暇,甚至戴著一頂“西部牛仔帽”的王大發也差點被當成民俗器物中的一員(如圖)。

    68歲的他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樣子,花白的長眉、長須,兩臂較長,走路很有勁。“你把我當成民俗器物中的‘一員’就對了,我特喜歡這些玩意兒,一天都離不開。”王大發自嘲,并聊起與民俗器物的感情和收藏歷程。

    王大發老人收藏民俗器物已經有20多年,收藏的老家具、根雕、農耕具、酒具等各類器物被分門別類擺在家中的每間屋子里,有價值的達到1萬件。

    盡管因為收藏導致居住條件不佳,但王大發一點不在乎,反而是更加癡迷。王大發對記者說:“民俗就是民族文化一步一步發展的腳印,收藏這些器物就是為了讓后人明白民族文化的發展,明白先人們的偉大。”

    為了這些五花八門的民俗器物,王大發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據他講,為了獲得懸崖峭壁上的根材,他曾身系繩索將自己吊在半空,將根材鋸落山下;為了得到料姜石,他曾在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跳到挖運河的深溝里翻找他心目中的“陸地珊瑚”;為了找到用于根雕的樹根,他還憑一己之力,蹲、臥著數十個小時,將樹根從地里完好無損地挖出……

    王大發還透露了他對未來的想法:申請開辦起新鄭市第一家“私人民俗博物館”,并免費對外開放,讓更多人記住過去的歷史,讓民俗藝術的精華能夠長久留存。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06-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