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文 首席記者 袁曉強/圖
昨日,一則“鄭州商代古城墻披上‘土豪金’外衣”的消息在網上傳開。這項造價90多萬元的工程被網友質疑為“有錢任性”。對此,鄭州市商城遺址保護管理處回應稱,此舉是為保護、展示古城墻,工程從去年年底開始,已經面臨竣工。
李先生是個老鄭州,每次路過紫荊山路與城南路的商城遺址時,他都會看看這兒的古城墻,可昨天他突然發現,古城墻那兒有動靜,施工人員正在墻體外加蓋“保護殼”,乍一看,古城墻好像披上了一層土黃色的外衣。
下午,記者聞訊趕到現場,看到紫荊山路東側的城墻還在施工,西側貌似已經完工。此次施工并非針對整個古城墻外立面,僅選取斷面遺址,外立面蓋著金屬色瓦板,像一個罩子一樣把城墻給包了起來。對于這一變化,不少網友質疑這是“有錢任性”,但也有不同聲音。網友“夕顏瓜”認為,覺得這樣做可以對商城遺址起到保護作用,以前曾看到有人攀爬城墻。
對于不同聲音,昨日,鄭州市商城遺址保護管理處回應,此舉目的是保護和展示古城墻。負責人馬先生透露,針對人為破壞和自然損害商城遺址古城墻的現象,管理處對城垣兩側斷面遺址進行保護性建設,工程從去年年底開始至今,馬上面臨竣工。
馬先生稱,商城遺址非常珍貴,在過去,確實曾經出現過人為破壞古城墻的現象,“攀爬、刻劃等現象時有發生,再加上風吹日曬,對城墻來講有損失。”考慮到這些情況,所以決定對城垣斷面遺址進行施工。“(施工方式)在全國來講,并非商城遺址首創,也不新鮮。”另外,馬先生還透露,按照最初的設計,東側城墻內規劃有小展廳,屆時游客走進城墻內部免費游覽時,可以看到商代的紅色夯土層、戰國時期的白色夯土層,更接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