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曲藝:在困境中堅守希望
2015/8/9 14:53: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上周末落幕的第七屆中部六省曲藝大賽,為省會觀眾帶來一場匯聚中部六省頂尖的曲藝節目和人才豐盛的大餐,同時也使人們對東道主鄭州的曲藝事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鄭州曲藝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有何優劣勢,未來的發展計劃又有哪些?本報記者連日來進行了相關采訪。
堅守
在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看來,河南是曲藝大省,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河南曲藝發展奠定了厚實的文化基礎。
“通過參加曲藝大賽,鄭州的曲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挖掘出了一批較有實力和年輕的優秀曲藝人才。”鄭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陳紅旭介紹,如發現河南墜子演員蔡其山與楊繼山后,由鄭州曲協大力推薦到各個平臺,今年一年就拿到了三個一等獎,本次在中部六省展演又得到了全國專家的認可。此外還有辣妹、苗苗、張颯等三位年輕的女演員也在大賽期間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專家的一致認可。
陳紅旭認為,鄭州的觀眾是非常喜歡曲藝的,目前非常火爆的井臺茶坊噴空期期爆棚,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鄭州曲藝有很好的基礎,比如曾經紅火18年的鄭州說唱團,可以說是名家薈萃,當時老墳崗所有的名家幾乎都被鄭州說唱團收編。有這么好的傳統,我們振興曲藝要比在曲藝沙漠中行走容易得多。再加上中原曲藝的中州音好懂好學,很容易走向全國,只要有優秀人才,有好作品我們一定能再創鄭州曲藝輝煌。”
難題
作為中國曲協的“掌門人”,姜昆不僅看到了曲藝發展的成績,也為曲藝的發展憂慮。由于受流行文化和網絡的沖擊,姜昆用“岌岌可危”四個字形容當下曲藝的發展現狀。
姜昆認為,曲藝的發展不僅僅要靠每一個曲藝人的努力,更需要一些頂層設計。在社會轉型和劇烈變革的時候,人們的思想容易產生動蕩和變化,價值體系容易發生轉變甚至坍塌。
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張劍鋒提出:“曲藝在河南土壤深厚,然而,曲藝作為‘非遺’也面臨著傳承的問題,從事的人少、活動少,曲藝已經淪為弱勢。我們需要保持傳統曲種,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危機。”
無獨有偶,陳紅旭也提出了自己難以解答的疑問:“堅守本土曲藝艱難,以前各個地域的曲藝可以說是爭芳斗艷,而現在一提起曲藝,似乎大家的印象就是相聲、小品。堅守被冷落的曲藝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可現在哪個年輕人愿意為被冷落的本土曲藝而堅守奮斗呢?”
破繭
新形勢下,曲藝究竟應該進行什么樣的創作,才能永葆活力,吸引觀眾?大賽期間,來自中部六省的曲藝名家也圍繞各省曲藝現狀,召開了“中部地區文化建設視域中的曲藝創新研討會”,對曲藝發展把脈問計。
面對曲藝人才匱乏、政策扶持不夠、曲藝院團缺乏藝術管理等問題,總政文工團團長王宏建議,曲藝要發展,要堅持緊跟時代、圍繞中心工作、呈現社會百態的創作方向,反映百姓心聲,用接地氣的作品為和諧社會建設作出貢獻。
“千百年來,曲藝一直圍繞著歌頌中華民族的英雄歷史,在民族文化的生存、發展中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意義重大。”姜昆認為,曲藝工作者首先要分清楚低俗和通俗、欲望和希望,要分清單純感官娛樂和精神快樂,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藝術創作和表演有正確的思路和可靠的依據,使曲藝發展走正道。
大同數來寶是一種使用大同方言表演的漢族傳統曲藝形式,這次獲一等獎的代表曲目《工錢》是根據一起真實維權事件創作的,表現了農民工兄弟在城市建設中作出的貢獻和面對不公平時的無奈,柴京海及數來寶新秀的傾情演繹,讓大家在歡笑中又感到辛酸,從而有所思考。山西省大同數來寶表演藝術家柴京云由此提出:“曲藝人要把創新、服務作為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們曾經給農民工朋友表演大同數來寶《工錢》,好多人都哭得稀里嘩啦。”
結合鄭州現狀和專家們的意見,鄭州曲藝也提出了自己的發展思路。“我們一定要做好推陳出新,一方面挖掘整理鄭州曲藝的歷史、人物、作品。比如本次中部六省展演活動,我們在會務手冊上介紹了鄭州的曲藝歷史以及名家,代表們看了都贊不絕口,很多人要我們的會務手冊做收藏品。另一方面,我們會大力度的培養年輕人,打造屬于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陳紅旭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