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干大王朱東海
2013/5/9 15:35:0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他初中畢業后就跟著家人學做生意,做餅干經銷商時,他嘗試從“坐商”到“行商”的轉變,并以讓出50%股份的氣魄,把廣東一個大型餅干企業拉到河南落戶,并完成了對該公司的并購。目前,他旗下的企業已經躋身中國餅干行業前五強。從一個“替人作嫁”的批發商到河南餅干業的大腕,朱東海只用了短短10年時間便華麗轉身。□今報記者 李凌
●不做等生意上門的 “坐商”,要做跑市場的“行商”
從小就跟著家人學做生意的朱東海有著獨到之處,他負責家族的餅干生意時開始轉變觀念,讓經銷商從“坐商”變為“行商”。
朱東海兄妹七人,他最小。在他上小學的時候,他的幾個哥哥姐姐便合伙做生意,開始經銷啤酒,短短幾年過去了,他的家族逐漸壟斷了安陽近一半的啤酒市場,而后,又開始經銷餅干,生意越做越大。
朱東海初中畢業后就跟著家人學做生意。6年以后,隨著家族經銷的產品品種越來越多,兄妹七人便進行了分工,朱東海專門負責餅干生意。
這時,他開始流露出做生意很獨到的一面。當時,做批發生意的人被稱為“坐商”,意思就是坐在那里不動,等待別人上門進貨。因為在上個世紀80年代,正是批發市場盛行的年代,一般的商店想進貨,都是自己直接到批發商那里進貨,而批發商只需坐在店里等人上門即可。
朱東海想的就和別人不一樣:“坐在那兒等生意上門,很被動,我為什么不能主動出擊,變‘坐商’為‘行商’,出去跑市場?”
如果是現在,朱東海的想法自然非常普通,但在當時,這種想法便很前衛了。因為,“坐商”是粗放型經營,基本沒有什么營銷模式可言,更談不上銷售計劃;而“行商”,則意味著要開發新客戶,需要制定銷售計劃和促銷政策。在此之前,安陽還沒有人這樣嘗試過。
朱東海買了輛二手面包車,帶著餅干到處推銷,見商店就進,對商店老板說:“以后您不用自己跑去進貨了,坐在家里等著,我就把您需要的貨給送過來。”于是,朱東海經銷的餅干迅速占據了安陽市場,進而擴大到全省,最后,他的餅干網絡幾乎鋪設到了整個華北地區。
●從“替人作嫁”到兼并廣東大食品廠
1999年,正當生意做得順風順水,朱東海經銷的廣東健豐餅干的生產廠家卻面臨倒閉,于是他自籌資金入股該廠,并以讓出50%股份為代價,換得新廠遷到河南的機會。
這些年,朱東海一直經銷的是廣東省江門市健豐食品廠生產的健豐餅干,廠子要垮了,他的日子也不好過。經銷其他品牌吧,當時市場上有名氣的餅干還真不多;轉行吧,自己多年辛辛苦苦建立的營銷網絡又會白白浪費。
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冒了出來:把廠子接過來自己做!但全家都不支持他的想法。確實,做經銷商,只要關注產品就可以了,而做企業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中間環節多了,風險自然就大。可朱東海沒放棄,他認為做經銷商是“替人作嫁”,而做企業,則是給自己“養孩子”,人總要有自己的事業。
執著的朱東海東拼西湊了150萬元,來到江門市,找到健豐食品廠的主管領導談合作,起初人家看他是一個20多歲的小青年,以為他在開玩笑。朱東海的韌勁上來了,死纏硬磨,終于打動了對方,雙方談妥了合作:采用股份制形式,朱東海以資金、人員入股,占大頭;對方以設備、技術、品牌入股,占小頭。
合作意向有了,可接下來江門方面死活不同意朱東海把廠子搬到安陽。因為廠子搬走就意味著當地每年要流失幾千萬元的稅收。朱東海性格中獨特的一面又顯示出來了。他主動減持了公司股份,雙方各占50%的股份。江門方面很感動:自己什么心也不用操,每年就能拿到幾千萬元的分紅,于是欣然簽了合同。
2001年5月,朱東海終于把健豐食品廠搬遷到了安陽市湯陰縣,還將廠里100多名技術工人也帶了過來,沒有建廠資金,就租用別人的廠房。很快,工廠開業了。
有了健豐這個品牌,加上產品質量過硬,企業很快就火了。到了2004年,已經發展成擁有115畝自建廠區、員工2000人、年銷售額2.6億元的大型企業,產品涵蓋餅干、月餅、掛面和饃片等。
●餅干事業遭遇“滑鐵盧”
看到國外餅干品牌進軍中國市場,朱東海不甘落后,拼命擴大規模。不料,這次他將健豐帶入了“多事之秋”。
2005年,朱東海看到達能、卡夫等國際餅干廠家進入中國,決定先發制人,迅速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進軍中高端市場。他首先增加1億元投資,擴建安陽的廠房,將它建成省內最大的生產車間;又投資6000多萬元,在遼寧盤錦籌備新廠。
理想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卻讓朱東海大跌眼鏡:因為產品定位超前,市場不適應,餅干銷量迅速滑坡,庫存越來越多;資金鏈數度斷裂,曾有4個月沒錢發工資。公司開始人心浮動,多名營銷骨干流失。
從未遭過磨難的朱東海一下子變老了,他開始大口吸煙,剛剛30出頭的他,在外人看來卻像40多歲的人,家人也開始埋怨他: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這下你不“能”了吧!
痛定思痛,朱東海開始收縮戰線,饃片、月餅和掛面被砍掉,又將庫存清理掉。2005年10月,他又拉開了餅干產業價格戰的序幕,原本售價9.6元/盒的餅干,一下降價到了6元/盒,產品開始暢銷。這樣,資金鏈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接下來,他制定了“2-3-5”的策略,即“20%的產品樹品牌,30%的產品求利潤,50%的產品打擊競爭者”。這一措施的實施,挽救了工廠的命運,終于渡過難關。
2006年9月6日,安陽健豐生產的“江順”牌餅干被評為中國名牌,躋身中國餅干行業前五強。由此,安陽市實現了中國名牌產品零的突破。
●想為全球餅干廠家做代工
東山再起的朱東海,與國際零售巨頭合作,并為國際餅干巨頭企業代加工產品。他說自己的愿望是做全球餅干廠家的代加工廠。
東方不亮西方亮。2005年底,朱東海又開辟了新的戰場,將產品的主戰場放在了國外。目前,健豐公司的產品已經出口到美國、馬來西亞及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此時,朱東海龐大的生產能力也引起了國際餅干廠家的注意,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以及世界餅干巨頭卡夫、達能的工作人員也聞訊來到健豐,到生產車間考察后他們都很震驚,說沒想到在河南會有這么先進的設備和這么高質量的產品,都愿意與朱東海合作。
2006年初,世界排名前三的一個餅干廠家,決定關掉馬來西亞、歐洲分廠,由朱東海為其代加工生產。之后,沃爾瑪、家樂福也找到朱東海,與之合作,由健豐代為生產兩家賣場的自有品牌。其中,僅沃爾瑪一家就簽下了幾億元的訂單。健豐的產品也進入了國內大型超市,如大潤發、世紀華聯、蘇果、丹尼斯等。
朱東海說,自己未來的愿望,就是做全球餅干廠家的代加工廠。在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兩樣東西,一樣是健豐的新產品,另一樣是一小碟小麥樣品。他要告誡自己,永遠牢記自己是健豐人,也永遠別忘了站在自己背后的是45萬湯陰人民。
到目前為止,朱東海先后在自己的企業里安置了湯陰下崗職工近1000人,累計帶動輻射周圍5000余農戶,并給當地農戶帶來上億元的收益。
【朱東海小檔案】
【身份】安陽健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出生日期】1974年4月3日
【血型】AB型
【星座】白羊座
【愛好】釣魚 學習
【創業格言】要找準優勢、目標、競爭對手、渠道、促銷模式、合適的人。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0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