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迥兵敗鄴城
2013/5/31 9:36:27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尉遲迥是北周名臣。北周宣帝時,尉遲迥出任相州總管。相州總管衙門設于鄴城(即鄴南城),下轄相、衛(wèi)、黎、毛、洺、貝、趙等州。楊堅的女兒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宣帝駕崩后,8 歲的兒子繼位,權臣楊堅輔政。楊堅認為尉遲迥位高權重,又不聽自己的指令,想削減他的權力,便以韋孝寬代尉遲迥為相州總管。尉遲迥拒絕交出權力。公元580 年尉遲迥以楊堅有篡位野心為號召,謀劃舉兵討伐楊堅。楊堅一方面向尉遲迥宣喻朝旨,一方面密令相州總管府長史晉昶從內部策應。由于泄密,尉遲迥斬殺晉昶,然后召集相州城中的文武官員,宣誓討伐楊堅的決心。尉遲迥自稱大總管,對相州城的管理和軍事部署重新做了安排。尉遲迥討伐楊堅的命令傳到他所轄各地,今豫北、河北、山東等地均紛紛響應,反楊堅的總兵力達到幾十萬。楊堅派韋孝寬率兵前往鎮(zhèn)壓。尉遲迥調集大軍準備與楊堅展開激戰(zhàn)。他派兒子尉遲惇率軍屯于沁水東岸迎擊敵軍。大隊人馬駐扎的營地綿延二十余里,陣容十分壯觀。韋孝寬隔河與尉遲惇軍相持不進。楊堅認為韋孝寬進兵遲緩,派人前往督戰(zhàn),韋孝寬只好進兵。尉遲惇見韋孝寬軍渡河,便命令自己的軍隊稍微向后退卻,打算待敵軍過河一半時進行痛擊。誰知這一退卻,便收軍不住,以致大敗。韋孝寬軍乘勝追擊,一直打到相州總管衙門所在地鄴城。尉遲迥感到事態(tài)嚴重,與他的兩個兒子尉遲惇、尉遲佑及眾將領率十三萬大軍布于鄴城之南。尉遲迥又另統(tǒng)一萬多兵卒為敢死隊,皆頭戴綠巾,身穿錦襖,號為黃龍兵,準備與韋孝寬軍決一死戰(zhàn)。青州兵五萬也準備支援尉遲迥,并有三千騎兵先期到達。尉遲迥雖然年老,但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他的部下有許多都是關中人,善于力戰(zhàn)。因此尉遲迥取勝是有可能性的。兩軍剛交戰(zhàn)時,韋孝寬軍失利。這時鄴城一帶前來觀戰(zhàn)的老百姓很多。韋孝寬的部將宇文忻心生一計,命令自己的部隊向觀戰(zhàn)者射箭,老百姓紛紛而逃。宇文忻乘機大喊“敵軍敗了!”尉遲迥軍聽到喊聲,不辨真假,紛紛逃走。韋孝寬軍乘勝攻入鄴城。尉遲迥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尉遲惇和尉遲佑向青州逃走,敵軍追至,將二人俘獲。韋孝寬攻克鄴城后將城池焚毀。自此鄴城殘破,設于鄴城的相州、魏郡及鄴縣衙門,遷到鄴城之南不遠處的安陽,并稱安陽為鄴城。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