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重建鄴城
2013/5/31 9:49:2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東漢靈帝死后,董卓掌握大權,袁紹因與董卓不和出奔冀州。冀州治所在鄴城。當時,鄴城被韓馥所占。韓馥畏懼袁紹,便將鄴城拱手相讓。袁紹以鄴城為中心,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袁紹謀士郭圖建議袁紹將漢獻帝迎到鄴城建都,袁紹不聽。曹操挾獻帝建都許昌,袁紹后悔莫及。獻帝封袁紹為鄴侯,袁紹推辭不受。不久袁紹消滅了公孫瓚,號令北方,又選精兵十萬,與曹操在官渡決戰。大戰開始時曹操處于劣勢,但他謀劃有方,指揮得當,所以最后能取得勝利,占有中國北方。袁紹在官渡之戰后敗回鄴城,嘔血而死。袁紹死后,他的小兒子袁尚繼續占據鄴城,而袁紹長子袁譚與袁尚勢不兩立。兩人為爭奪地盤互相攻殺。曹操趁此機會搶收鄴城周圍已成熟的莊稼,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后來袁尚、袁譚兩敗俱傷,曹操遂于公元204 年包圍鄴城,并引漳河水灌鄴城。經過激戰,曹操攻取了鄴城。攻取鄴城后,曹操對鄴城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重建,使鄴城成為東漢實際上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為建筑鄴城,曹操動用了大量民力,砍伐了大片森林。他所筑的鄴城,史稱鄴北城,東西7 里,南北5 里,共有7 個城門,各門均與城內大街相通。其中,與東西城門相通的大街將鄴城分為兩部分,北部為宮殿、官署、貴族居住區,南部為作坊及平民區。北部中間為文昌殿,是宮殿的主殿,其東有聽政殿,其西有西園。西園之西城墻上自北向南建有冰井、銅雀、金虎三臺,供游樂等用。三臺高聳陡峭,非常壯麗。北鄴城城墻堅固高大,城內布局嚴整,設計獨特,在我國城建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曹操對鄴城大規模重修,才使得后世許多朝代在鄴城建都。曹操還引漳河水入鄴城,從銅雀臺下流過,水聲叮咚,不絕于耳。曹操大力治理漳河,修了天井堰和與之相應的灌溉渠道,引漳水灌田。西晉著名文人左思寫的《魏都賦》描寫說,曹操筑渠之水“滋潤著田野上的稻谷和稷黍。黑黝黝的桑樹,油亮亮的苧麻,在各家良田上生長”。這真是一派農業豐收的景象。曹操特別注重對鄴地的治理。他經過周密考慮,選用很有治理才能的楊沛做鄴令。曹操“唯才是舉”,他周圍有很多文人學士。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學”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其中“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 “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是“建安文學”的領軍人物。后來,“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于公元217 年病死。曹丕想起昔日與王粲在鄴城游西園、登銅雀、吟詩賦的情景,無比傷感。曹丕悼念舊友,感情真切,與“建安七子”中的劉楨、陳琳等人一起為王粲送葬,在鄴城王粲墓前,舉行了極為隆重而獨特的葬禮。北鄴城城墻堅固高大,城內布局嚴整,設計獨特,在我國城建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高聳陡峭,非常壯麗。北鄴城城墻堅固高大,城內布局嚴整,設計獨特,在我國城建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曹操對鄴城大規模重修,才使得后世許多朝代在鄴城建都。曹操還引漳河水入鄴城,從銅雀臺下流過,水聲叮咚,不絕于耳。曹操大力治理漳河,修了天井堰和與之相應的灌溉渠道,引漳水灌田。西晉著名文人左思寫的《魏都賦》描寫說,曹操筑渠之水“滋潤著田野上的稻谷和稷黍。黑黝黝的桑樹,油亮亮的苧麻,在各家良田上生長”。這真是一派農業豐收的景象。曹操特別注重對鄴地的治理。他經過周密考慮,選用很有治理才能的楊沛做鄴令。曹操“唯才是舉”,他周圍有很多文人學士。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學”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其中“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是“建安文學”的領軍人物。后來,“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于公元217 年病死。曹丕想起昔日與王粲在鄴城游西園、登銅雀、吟詩賦的情景,無比傷感。曹丕悼念舊友,感情真切,與“建安七子”中的劉楨、陳琳等人一起為王粲送葬,在鄴城王粲墓前,舉行了極為隆重而獨特的葬禮。北鄴城城墻堅固高大,城內布局嚴整,設計獨特,在我國城建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網 201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