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安陽

安陽如何做好“文字”這篇大文章?

2015/8/4 10:02:15 點擊數: 【字體:

安陽如何做好“文字”這篇大文章?


    2015《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于7月17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開播,當國人沉醉于央視烹制的文字盛宴中時,許多人并不知道,一個月前,本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的錄制地點是八大古都之一安陽。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中國文字的發源地。在安陽舉辦漢字聽寫大會,用節目總導演關正文的話說,那就是“漢字回家了”。

    總決賽前,漢字聽寫大會先后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舉辦了近百場巡回賽,時間長達三個多月,在國內再次掀起“漢字熱”。而央視節目的播出,又將新一輪的漢字熱推向高潮。那么,作為“文字之都”的安陽,近年來有哪些“文字”亮點?在打文字牌方面,安陽人又有哪些新的思考?近日記者走進安陽,進行了實地了解。

    文明在這里萌動——殷墟

    作為一個省轄市,安陽,不僅為國人熟知,在國外,人們也并不陌生。

    作為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一,安陽之所以能躋身北京、西安、南京等大城市之列,主要得益于殷墟的發現。而殷墟最重要的一項發現,是一種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文,被專家認為是中華文明最早的文字。3000年前,這些文字骨片和殷商的一座都城,因世事變遷,在安陽西北一個叫小屯村的地方一起睡去,一睡就是幾千年。直到19世紀末,隨著小屯村附近甲骨文的發現,加之金石學者王懿榮、劉鶚、羅振玉和王國維等的奔走呼號,安陽殷墟才被撫去塵埃,輕輕喚醒。但正式的考古發掘,1928年以后才開始。而大規模的發掘保護,已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事了。現在人們在殷墟博物院看到的遺址保護外觀,則是十多年前為殷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地才大規模修建成型的。

    眾多考古發掘證明,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有文獻記載和甲骨文印證、并經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青銅時代世界東方最著名的古都之一。
也正因為此,殷墟被稱為中國文字的發源地、中華文明的搖籃。為了更好地保護殷墟,向世人展示遙遠的殷商文明,2001年,安陽市政府正式啟動殷墟申遺程序。2002年1月,申遺文本報送到聯合國,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高度評價,稱“安陽的文本是最好的!”

    經過廣泛宣傳、動員,安陽市的申遺工作全面展開:對殷墟周邊的村莊進行拆遷改造、綠化;修建寬闊的殷墟路;在殷墟園區,增設實物展覽,讓游客在車馬坑中看到復原的商代車馬,在127號坑中看到窖穴坑中的甲骨文和商代人骨架復制品,在甲骨文碑林中欣賞飄逸的甲骨文字體……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作為3300年前我國商代都城遺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殷商文物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推崇,這也為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有力支持。2005年7月,殷墟被列為2006年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唯一的審議項目。2006年7月13日,殷墟在走過了5年申遺之路后,終于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殷墟申遺成功無論從知名度和經濟效益來說,都給安陽帶來了不小的變化。據統計,殷墟由申遺前每年游客數15萬至18萬人次提升到30萬至35萬人次,目前門票年收入達1200萬元。申遺帶來的當然不僅是這些,它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包括甲骨文在內的殷商文化被國人和世界所認識、認知和認可。

    雖然取得了世界遺產的牌子,但殷墟沒有懈怠,借助于世界文化遺產的影響力,與清華大學、鄭州大學以及安陽的大中小學校進行合作,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游客數量。2010年,殷墟成功躋身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行列,今年2月,殷墟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可以說,殷墟取得了行業內所有能夠取得的榮譽,無論從價值、品位,還是榮譽、品牌上,殷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2009年8月,中央電視臺在安陽攝制的紀錄片《發現甲骨文》在《探索·發現》欄目中播出,節目講述歷史人物發現和研究甲骨文的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再現了甲骨文的發現過程。今年5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組來到殷墟進行《博物館之旅》節目的拍攝,并于6月6日至6月9日播出。漢字的源頭,殷商的文化以及一個擁有獨特魅力的文字之都安陽,再次呈現給全國的觀眾。

    殷墟的魅力正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來自海內外的游客,他們正在把古都安陽的歷史文化源源不斷地傳播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每個角落。“我來安陽好多次了,來殷墟參觀,有一種去圣地朝拜的感覺。參觀后,我對甲骨文,對商代的都市生活、文字文化感到震驚。同時,也感受到了安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前不久,在殷墟景區內,來自石家莊的游客王先生如是說。殷墟博物院的講解班班長魏慶超說,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游客最多的時間,有自駕游的,有旅游團的,有國內的也有海外的,他們參觀后對殷商時代的文化欽佩不已。

    一位學者說,殷墟是獨一無二的,殷墟對于每一個文化人來說,就相當于伊斯蘭人心中的麥加,不來殷墟,都是一輩子遺憾。

    人們在走進殷墟的時候,了解了中國文字和中國文化,同時也記住了中原地區有一個城市,安陽。

    安陽推介殷墟,其實也是在推介中華文明,推介安陽這座城市,提升安陽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文化在這里薈萃——中國文字博物館

    文字是文明的基石。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中國漢字,跨越時空,記錄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專家研究表明,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創制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還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保護文明應該從保護文字開始。當一座展示中國文字起源、變遷、發展歷史的博物館要興建時,人們自然把目光投向了甲骨文的發現地——殷墟,而最終選址也花落安陽。

    2006年12月26日,中國文字博物館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9年10月30日,中國文字博物館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同年11月16日順利開館。

    這是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漫步中國文字博物館,仿佛進入文字文化的海洋,參觀者隨著中國文字的發展而前行,能感受到幾千年的中國故事,感悟到中國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響力。游客手持相機或手機不斷拍照,他們展示著作為中華文明載體的久遠魅力。

    開館后,中國文字博物館利用自身文化資源,不間斷引進、創辦高品位臨展,先后舉辦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故宮博物院院藏中國歷代書法展”、“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秋水文章——李嵐清篆刻藝術展”、“‘四堂杯’全國書法精品大展”等60余次特別展覽。還舉辦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中國文字·書法論壇”、“著名書法家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筆會”等10多項學術研討活動。

    2012年4月起,中國文字博物館精心打造并推出《漢字》巡展,主要講述漢字的起源、發展和傳播軌跡,展現數千年來積淀下來的漢字文化精華。該活動首先在上海、浙江、北京及加拿大展出,受到廣泛好評。去年和今年,又在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南非等國家和我國多個城市展出。目前,《漢字》巡展已成為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市、河南省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優秀文化品牌,并在去年被評選為河南省涉外涉僑十件大事之一。今年5月15日,安陽市委書記丁巍作出批示:《漢字》巡展已成為安陽市對外文化交流、宣傳的一個名流品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3年5月起,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展了中國文字文化進校園活動,先后在安陽市第一職業中專、安陽市第四中學、安陽工學院、安陽師范學院、人民大道小學等院校進行宣講。今年5月、6月,中國文字博物館主辦的《漢字》暨《結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展》進校園活動分別在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舉辦;并開展了《漢字》進社區、進機關、進軍營等活動,先后走進了北京豐臺區豐益花園社區、北大地社區、亞運村全民健身園、安貞西里社區、北京商務中心區、全國友協等單位。《漢字》巡展的成功舉辦讓廣大人民群眾更能近一步接觸到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字文化。

    “媽媽,原來我們學的字最早就是把身邊的人和事畫下來呀。”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在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樓的“漢字驛站”里都會坐滿參加漢字驛站主題活動的孩子和家長們。聽故事學漢字,經過現場體驗、親子互動等環節,認識甲骨文,學習漢字知識,感受到了漢字的神奇。該館去年10月1日啟動的漢字驛站活動已得到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普遍認可,安陽本地和周邊地市的家長紛紛致電預約,該活動的社會輻射面日益擴大。

    目前,中國文字博物館正在策劃舉辦甲骨文有獎辨識大賽、全球甲骨文書法大展以及漢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文字文化系列活動,以吸引全世界更多的人對漢字產生興趣。

    正因為該館連續不斷地開展以文字文化為主題的各種活動,使得該館知名度越來越高,目前,該館日均接待游客在4500人次左右,自2009年開館以來共接待游客近700萬人次。

    現在,文字已成為安陽的一張城市名片,安陽人正在全力打造文字之都,讓漢字走向世界,讓安陽走向世界。

    文字在這里“復活”——安陽師范學院

    作為安陽的一所高等院校,安陽師范學院立足安陽本土,繼承安陽獨特的歷史文化,為漢字文化研究與推廣、安陽文字文化宣傳做著不懈努力。

    2011年12月,安陽師范學院與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院聯合成立了漢字文化傳承創新聯盟,共同打造國家級漢字文化體驗與研究基地。該基地設有中國文字發展歷程體驗廳,甲骨、青銅器、碑刻拓片體驗廳,甲骨文占卜、筮卦、契刻與書法體驗廳,甲骨文人體藝術表演廳等8個體驗廳,每個體驗廳以生動、形象、逼真的漢字文化演示和體驗活動激發漢語學習者的興趣,并通過漢字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漢字文化體驗中心,位于安陽師范校園南片,主題工程已經竣工,開始布展,預計今年年底布展完畢對外開放。據了解,體驗中心加強了參觀者的互動性、體驗性,大大激發了參觀者的興趣,它既是該校相關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同時也可接待大批國內外漢語愛好者,將成為未來安陽重要的旅游資源。

    2012年8月,安陽師范學院牽頭,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院等單位,建成了“漢語海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并于2014年被認定為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致力于做大做強漢字文化海外傳播。

    隨著安陽以及漢字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2012年4月,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第三屆聯合國中文日活動中,作為立足安陽的一座高校,安陽師范學院應邀參加并做了題為《象形文字的魅力》的演講,學校的老師還現場展示了甲骨文書法,并被聯合國中國書會收藏。

    【鏈接】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殷墟和世界唯一文字展示為主題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無疑是安陽市遞向世界的兩張精美名片,她既是一種稀缺資源,又是其他地方無可媲美的軟實力。今天,安陽市應該如何提升這種軟實力?如何巧打文字牌?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專家學者。

     杜久明(殷墟管理處主任、研究館員):

    殷墟申遺成功后,提升了安陽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同時也推動了安陽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從目前來看,作為國內不可多得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殷墟的品牌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每年緩慢增長的游客量,與殷墟世界文化遺產地的身份不太相符。

    原因在哪?這當然有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客觀上的,由殷墟自身特點決定。殷墟屬典型的青銅、甲骨與都城文化,欣賞起來需要一定的文化積累與知識儲備,很多游客在觀賞時覺得晦澀難懂,很難引起興趣。其次,與殷墟的展示形式有關。殷墟遺址基本屬于“土遺跡”,并不適合展示。殷墟內的展示形式都是嚴格按照申遺專家的要求,出于保護的目的來陳列與布置的,所以,它的互動性、游樂性與趣味性就相對有限。再次,殷墟從發現、發掘到建成只有100多年,而實際對公眾開放只有20多年,在這20多年內,要讓世界上很多人知道并不容易。此外,中國文字博物館內的部分內容及陳列的文物與殷墟博物院內相似,而中國文字博物館可免費參觀,而殷墟是收費的,出于經濟原因,相當一部分游客去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就不愿再來殷墟了,這也是殷墟游客并未大幅度增多的又一原因。

    當然還有主觀上宣傳不夠有關。申遺剛剛結束那幾年,我們到北京組織了殷墟進中小學校園等系列活動。至今來殷墟參觀的不少北京朋友,說起來還源于當年的記憶和向往。近年來,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原因,宣傳的力度不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殷墟知名度和吸引力。

    馮克堅(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

    如何讓“文字”活起來動起來,是我們著力努力的方向。眼下,我們正在組織策劃與文字有關的創意活動,把抽象的文字文化和普通百姓日常的生活和學習融合起來,讓更多的人對漢字感興趣,去領略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出去,搞合作,是一個博物館常開常新的重要途徑。比如,與國內博物館合作,比如與一路一帶國家博物館合作等等。今后,中國文字博物館要全面提升改造,與國內有實力的博物館合作,讓中國文字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歷史文明和文字文化。同時,宣傳推介安陽,讓更多的人來安陽觀光旅游、投資興業。

    安陽作為甲骨文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所在地,舉辦以文字為主題的文化慶典活動,一直是安陽專家學者以及全市人民的又一個夢想。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后,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并與省文化廳、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省文物局等單位溝通、研討、論證,認為舉辦以文字為主題的大型節慶活動——“中國文字節”十分必要。為此,安陽市向文化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文物局匯報了擬舉辦中國文字節的情況,文化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表示同意聯合舉辦中國文字節。2010年3月,安陽市政府向省政府請示,懇請省政府與文化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向國務院申辦中國文字節。但因種種原因,當時沒有獲批。

    然而,這不會止步,安陽人一直在努力,中國文字博物館一直在努力。

    楊新新(安陽師范學院副院長、教授):

    打造“文字之都”是安陽近年來提出的新口號。既切合安陽實際,又順應了當今社會旅游熱的潮流。這方面,安陽有許多資源可以利用,關鍵是要把固化的資源做“活”。安陽要把文字文化旅游打造成安陽旅游的龍頭品牌,有必要打造“漢字文化一條街”,將相關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集中展示,全方位包裝,打造出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并把文字文化旅游產品做大做強。

    鑒于目前殷墟游客量與其世界遺產的身份不相符,門票收入不高的狀況,安陽市可嘗試將殷墟免費對外開放,以吸引國內外游客來殷墟參觀、來安陽旅游,游客在安陽“吃住行游購娛”帶來的收入或許超過殷墟的門票收入。同時,殷墟和安陽得到了免費宣傳,知名度也會日益提升。

    還建議安陽借助中國書法名城、文字之都的名氣,舉辦全國性質的書法比賽,特別是甲骨文書法比賽,申辦漢字文化節或者中國文字節等與漢字有關的品牌賽事,宣傳安陽的特色,營造濃厚的文字文化氛圍,讓安陽的漢字主題旅游形成規模,把安陽打造成全世界學漢語的人都應該來的朝圣之地。

    唐際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考古學博士):

    安陽要利用文字大做文章,就要站在歷史的高度認識漢字的地位和重要性,做好漢字的普及以及人們對漢字的理解工作,特別要將漢字背后的文化普及到位。建議安陽舉辦一些有創意的漢字競猜類的電視節目,并利用電視、網站、微信等媒體積攢人氣,全民參與,迅速掀起漢字文化普及熱潮。

    中國文字博物館可以把每年的“年度漢字評選”納入工作范圍,評選出最受人們關注的熱門詞匯、年度新詞、外來詞匯等。還可以針對無人識別、無法釋義的甲骨文、金文開展有獎辨識活動,進一步推動文字文化研究工作,進而提升文字之都的城市形象。

    此外,安陽可利用殷墟世界文化遺產的品牌,舉辦全國性的公眾考古開放日活動,讓更多的專家學者以及游客來參觀,借此宣傳安陽的文字文化、提升安陽的知名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