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走進安陽 >> 印象安陽 >> 瀏覽安陽

【安陽出土文物考】黃釉舞樂扁壺

2014/6/20 15:05:16 點擊數: 【字體:

【安陽出土文物考】黃釉舞樂扁壺

    名稱:黃釉舞樂扁壺

    規格:高20厘米,寬16.5厘米,口徑6厘米

    年代: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出土時間:1971年 

    出土地:河南省安陽縣范粹墓

    現藏地:河南博物院 
   
    器物為白色胎質,通體施褐黃色釉,模制。圓口細頸,肩有雙系鈕,體形扁圓,其形狀顯然是仿照了西域皮囊壺。
   
    壺身兩面為同模印出的“胡騰舞”圖案。畫面的中央是一舞蹈者,頭戴尖頂帽,身穿窄袖翻領長衫,腰系寬帶,衣襟掖在腰間,足套長統靴,正回首、搖臂、扭胯、提膝,做扭動踢踏舞蹈狀。其右側立二人,一人執鈸,一人彈琵琶。左側一人吹橫笛,一人擊掌伴唱。五人均深目高鼻,著胡服,顯系西域胡人。據專家考證,該圖表現的是西域“胡騰舞”。 
   
    在中原地區,幾乎所有的酒器都是正圓體或方體,這兩種造型制造方便。但是馬背民族和與駱駝為伴的人們,所用酒器卻多為扁體,這是為了攜帶方便的緣故。在1957年西安市唐墓出土的三彩駱駝俑上,所馱兩件酒器都是扁體的,而左側的小扁壺與上述北齊釉陶扁壺一模一樣。具有西域風情的扁壺在中原地區出現,正是絲綢之路東、西交流的物證。而范粹身為涼州刺史,轄地正是中原與西域的交通樞紐,他喜歡使用扁壺,也是不足為怪。據知,美國紐約的赫曼(Hartman)伉儷也收藏有這樣一件釉陶扁壺,圖案與安陽出土的四件扁壺相同。 
   
   
胡騰舞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男子獨舞,流行于北朝至唐代,當時深得中原貴族賞識,風靡一時。其特點是既雄健迅急、剛毅奔放,又柔軟瀟灑、詼諧有趣。主要舞蹈動作包括勾手攪袖,擺首扭胯,提膝騰跳,以腿腳功夫見長。唐詩描述“胡騰舞”說:“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織成番帽虛頂尖,細氈胡衫雙袖小。”“桐布輕衫前后,葡萄長帶一邊垂。帳前跪作本首語,拾襟攪袖為君舞。”“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軟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安陽袁林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