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搜盡奇峰打草稿 說說畫家石濤

2013/10/21 14:38:46 點擊數: 【字體:


搜盡奇峰打草稿 說說畫家石濤
石濤畫作


    石濤俗姓朱,初名若極,后名道濟,字石濤,號苦瓜、大滌子、清湘道人等,明朝靖江王后裔。當明朝的北京政權覆亡后,其父于1645年在桂林自稱監國,被南明福王所殺。石濤童年時便遭國破家亡,自小逃亡,出家當了和尚。

    這種不幸遭遇鑄造了石濤的性格,更影響到他的繪畫主張及創作。石濤14歲開始學畫,到處游覽、吟詩、作畫,輾轉各地,晚年定居揚州。他的繪畫筆墨縱橫,氣象萬千,以山水花卉蘭竹最妙,重寫生、寫自然,反對一味摹古,主張“搜盡奇峰打草稿”,但能善待傳統,從古法中汲取營養。他對周昉、黃筌、高房山、倪瓚、管仲姬、錢舜舉的作品都悉心研摹過。石濤對后起的“揚州八怪”的畫風影響頗深,具有先驅作用。石濤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畫家,而且詩文、書法、篆刻都有較深造詣。石濤《畫語錄》集中了他的主要繪畫理論思想,包含了許多精辟的見解。

    石濤特別提倡借古開今,反對泥古不化。在清初泥古成風的情形下,古人之法是至高無上和必須遵循的教條,以至于畫壇上形成了臨摹抄習的不良習氣。石濤則不隨波逐流,堅持創新,堅持樹立自我的藝術特色。他認為繪畫也是如此,應該知法而變、推陳出新。石濤認為,古法不僅不能死守而且要確立“我”這一核心,這是變法的根本。古人、某家皆應為我所用,我應自抒我之胸襟,呈現我之面目。他反對泥古不化的思想觀點異常鮮明,態度異常堅決,在當時日甚沉悶的摹古風氣下,著實難能可貴。

    另外,石濤提倡以造化為師,涵養生活。繪畫貴在創造,藝術創造的依據是什么?石濤認為繪畫應當師法造化,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濤對師法造化的理解并不是自然地摹襲,而是要將自然內“化”;繪畫也不是對生活亦步亦趨,而是充分展現主體的感受,發揮主動性。

    這種藝術觀點,既體現了藝術源于生活的一面,又體現了藝術高于生活的一面,對后人影響至深。清代畫家鄭板橋在其題畫詩中對石濤的敬仰溢于言表,他說:“十分學七要拋三,各有靈苗各自探。當面石濤還不學,何能萬里學云南?”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在其日記中寫道:“青藤、雪個、大滌子(即石濤)之畫,能橫涂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于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也。余想來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惜我不能知也。”對石濤的景仰之心,可見一斑。賈濤【原標題:搜盡奇峰打草稿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2012年6月1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