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斷層催生越調本科班
河南省越調劇團團長申小梅時常會感到很孤單,“如果能多出來五六個像我這個年齡段、拿個梅花獎或者其他重要獎項的演員,越調發展也不會是今天這樣的狀況”。申小梅告訴大河報記者,當初跟著申鳳梅大師一起學藝的他們這一茬弟子,都在戲曲不景氣的情況下相繼轉行,“現在都成老板了,只有我一個人在孤軍奮戰”。比起現在豫劇名家眾多百花齊放的現狀,如今的越調名演員實在是太少了,“能挑大梁的演員太少了,這讓我很有危機感”。
“河南省越調劇團現在還有一批熱愛越調事業的人在繼續支撐著”,申小梅告訴記者,省越調劇團目前有魏鳳琴、馬蘭、張國慶、徐愛峰、張喜平和她一共6個國家一級演員,還有30多個國家二級演員,全團50多個演員凝聚在一起,成為劇團主要的藝術骨干力量,艱難地支撐著越調的表演事業。
像其他越調劇團一樣,河南省越調劇團也存在嚴重的青年演員不足問題。申小梅告訴記者,雖然河南越調劇團是一個省直劇團,但因為地處周口,許多戲校畢業的好苗子都不愿意過去,他們想在省會或者更大的城市發展,“這些年,我們一共招收的新人不超過10個,大部分都是從本地或周邊其他院團挖過來的演員”。作為一個生旦凈丑行當齊全的省直劇團,青年演員的不足也使得一些行當后繼無人,“有一年去南陽臥龍崗演出時,我們想弄一臺十幾個諸葛亮的戲,但演員卻湊不齊,這可是我們的拿手戲啊。而像《老子》中的凈角周王,現在只有一個人能演,根本沒有一個接班人,紫茸的扮演者更是來來回回換了好幾個,靠不斷從外面借人來完成。一些戲曲表演絕學也在無人繼承的情況下相繼流失”。
申小梅告訴記者,近年來,面對著全省普遍存在的青年演員斷層與缺失現象,河南省越調劇團在周口藝術學校創辦了越調班,招收12歲到21歲的學生,目前已經招收了六七十人,還打算在河南省藝術學校創辦越調班,并且已經向省文化廳申報,擬定和中國戲曲學院合作開設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可以免學費的越調本科班,為培養高素質越調人才輸送力量。“中專班、本科班,兩條腿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