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愚公之鄉濟源市,閆道原在很多人眼中是個“怪老頭”——師范畢業的他沒有教書,卻整日研究中國古代文化,還時不時地“搗鼓”核酸、基因這類“高科技”玩意兒。但十幾年來,老閆從傳統文化里找“靈感”來推算萬年歷,其成果得到了南京天文學專家的認可,此外,他手里還握有40多項專利,涉及醫學、物理、設計等多個領域,2003年,老閆還曾名列全省個人專利申請的前十名。老閆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搗鼓”出來的究竟是些啥東西?
□記者朱金中文圖
民間版萬年歷被專家認可
10月5日上午,濟源的天氣有了點晴朗的味道,從云層中擠出的幾絲陽光灑在道路上。上午10時,記者來到閆道原家里時,他正忙著翻看圖紙。
“碑的事還沒有著落,唉,沒有辦法啊!”老閆攤開手,嘆了口氣。今年53歲的閆道原,看上去比他的實際年齡老得多。老閆說,十幾年的埋頭鉆研耗費了他太大的精力和心思。
老閆所說的碑,是他近幾年正籌劃設計的“八卦萬年歷碑”。碑的陽面,刻的正是他的得意之作《八卦萬年歷》。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能開拓人的思路和智力。”老閆說,他一直對中國古典書籍愛不釋手,尤其喜歡讀《易經》——幾十年來,他翻爛了50多本,每一本書上他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心得體會。
“用八卦推算萬年歷的事,其實是很偶然的。”老閆瞇著眼,努力回憶著,“1991年秋的時候,我到安陽去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當時碰到了省里一位也對中國古文化有興趣的朋友,他無意中說,可以關注一下八卦和萬年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