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開封的書法家隊伍里,劉漢卿的書法是有其獨特之處的。其獨特之處有二。其一是他的身份。劉漢卿是河南大學體育系的教授,一輩子從事高校的體育教學和訓練工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武人”。其二是他的書風。劉漢卿最擅長草書,而且走得是“二王”、張旭、懷素一路的傳統路子。在開封這個中原書風重鎮,寫草書的書家大多以碑入草,呈現出雄強、質樸、豪放的風貌,而劉漢卿的草書是純粹的帖派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他以武人的身份而擅文事,但能得其風流蘊藉之妙,這一方面是得益于古城開封深厚文化底蘊的熏染,另一方面則應歸功于劉漢卿天生的一顆文心和其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一以貫之的熱愛和追求。
草書名宿李逸野在劉漢卿所作《杜甫詩十二首》八米長卷跋尾有言:“書法難,寫草書更難。所以歷史上草書名家寥寥。漢卿先生長期鐘情于此,得旭、素之遺風,展河洛之風采……”李逸野才富學精,眼界尤高,而對劉漢卿所作草書如此贊賞,可見其書法之妙。觀其所作,用筆珠圓玉潤,秀氣盎然;筆法純熟,結字自然而又不離規矩;通篇氣勢流暢、清新俊逸如云煙之在目。清梁同書有言:“氣須從熟中來,有氣則自有勢……隨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觀劉漢卿的書法長卷,雖每一首詩自成一小段落,但總體又能節節貫通,在變化中有統一,統一中富于變化,故顯得血脈流暢、一氣呵成。從這里能看出劉漢卿一往無前的氣魄和灑脫坦蕩的胸懷。
如今,年屆八旬的劉漢卿已是省書協會員,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及省市書法大賽中入選或獲獎。2008年,由河南大學離退休工作處、河南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主辦,市書法家協會等協辦的劉漢卿書法作品展在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舉行,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得到了觀者的一致好評。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教師楊宏鵬在來賓留言簿上寫了這樣一段話:元曲大家、東北少帥、書苑高才——風骨三漢卿。一時傳為美談。本報見習記者 薛貴清【原標題:氣勢流暢 清新俊逸——記劉漢卿的草書藝術】